第125章 死而不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几乎是楚风将手里掌握着的商人势力全白送给他了,应青木心里没来由地打了个突。

"你有什么条件?"他从不信会有这样好的事。

"我嘛...我没什么条件。只是那些商人有一个...也不多,是不是?"

"是什么?"

"减税。"

这两字不亚于千斤之重——应青木猛地坐正了,双目炯炯地看着楚风,没过一会自己却又倒了回去——楚风说得不错,大华如今危矣:"减多少?"

"七成。"

"七成!"应青木手上握成了拳,几乎立时就要跳起来:"楚姑娘,你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

"七成。"楚风坚持道,"商人身上的税本来就重,降七成也不会比农人的少。"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楚风似乎一直在帮商户说话——但是她又打算将商人的势力让给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无论如何,应青木知道减税是断断不能的。

"荒唐!减税意味着什么你知不知道?前阵子商人的地位提了一格,已经有不少人弃农从商,再加上减税的话,你要种田人都跑去经商么?那天下人吃什么穿什么?"

"我知道我是心急了——不想要特权的存在的是你,应大人。如果你还坚持着你的那个信念,就听我的,也别再管你的'官绅一体';了,没用。商人一直被压制着本就是不平等,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被压制的事实就是被压制——即使如此他们的势力也能如此庞大,朝廷一直如此针对也该只是畏惧这股力量吧。你问涵煦,她便是商家女儿,"楚风的手抬起来向涵煦一指,"你问她可觉得朝廷一直以来针对商户的压制是公平的?至于衣食,这点,我想很快就能解决了——詹大人当权时我无意中做了件事,不想有如此成效——等到那件事完成了,衣食你就绝对不必担心了。"

默默分析完楚风这一大段话——应青木为之挑起了眉。

若是他猜测的那个意思...这种想法可真就叫闻所未闻了。

"你说的是什么事?就算你的话有理,你这也不明说,那也不明说,凭何信你?"

楚风沉默了一会儿,忽地对着涵煦招手:"隔墙有耳,我只告诉她——让她告诉你。"

涵煦方才也为楚风那一长串诡异的说法惊得呆滞在那里——她虽然也离经叛道,但楚风的话意实在是彻底的——"我?"

应青木看了看楚风,终于点了点头。

涵煦懵懵地走过来微低了头,楚风拉着她轻声在她耳边说着——涵煦听得面上现出讶色,往那边瞧了一眼应青木。

接到示意的应青木顿时坐正了身子,待楚风放开了涵煦,等着涵煦再过去传达的时候,他已经决计要答应了:"我可以减税,但七成太多了,最多三成。"

涵煦一边走回去,一边向他轻轻点了点头。

"不行,七成就是七成。"楚风很坚决,"她把那件事告诉你之后,你就明白根本不用再担心什么。七成,原先他们直接要你调成农人那个比值的,若不是我压着,你以为七成算多?"

应青木没听懂那几个名词却懂她的意思,他也不肯让步,小心谨慎总是不错的:"四成。就算我要减税,也要慢慢来。"

楚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一笑:"那么说你其实已经答应了,只不过要慢慢来?"

应青木发现自己竟被套了话去。

"那么这几天之内就请你先减去四成,也算定金吧——等仗打完了,必须是七成。"

"七成绝对不行!"

楚风想了想,忽地站起身来:"那么,我就不管了——反正打仗还是别的什么都不关我的事。"

"覆巢之下无完卵!"应青木怒声斥道,他真是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国家有难,在这里还同他谈什么条件!

"我是那覆巢中的一块石头,摔也摔不碎的。"楚风已经往外走了,根本不顾及什么礼仪——"告辞。应大人,好自为之。"

这么说来谈判已然破裂——应青木咬着牙纠结了半日,下达了福建周围各省加强戒备和守军力量的命令之后,还是宣布紧急调集京军急赴南方抗敌。对方毕竟来自海外粮草必定是不能坚持长久的,他就不信在自家地盘上还怕没粮饷的问题了——大不了先打白条欠着日后再补上,大不了就地取粮以后再减免税赋补偿!

然而敌人的速度比他想象中的要快——日就来了份加急文书和贵州巡抚来的奏折——广西业已失守。贵州巡抚的奏折里更是详细地描述了对方的人数和战力。大约有两万余人,仅是人数相较的话比起大华的兵力来自然不足畏惧,但问题在于这些人不仅自身骁勇善战,手里还全都持有威力极大的火器为武器。大华也有火器甚至有大炮,但是数量不多不说,据贵州巡抚所报告的敌人的武器的射程和威力来看,他们手中的火器显然比大华如今所使用的那些还要先进许多。

这就不仅仅是粮饷的问题了。应青木知道即使对方有强大的武器,如果拼着人力消耗的话的确也能把敌人耗死——毕竟他们应当是来自较远的地方,粮草和那些火器的弹药的供应都是问题,还可以中途拦截他们的粮草装备的供应线。但是那样的话,胜也是惨胜,而且如果对方的援兵及时到来或者他们没能成功拦截的话结果更是个未知数。应青木并不希望看到大华的子民过多地卷入延绵的战争。

应青木坐下来给张宁写了信,然后再一次陷入思考。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就是要解决敌人和己方之间巨大的武器差异——那么就需要有人来研究这个,所以,需要无数的金钱和人力再加上时间——如果能从对方手里缴获一枝的话当然就少很多,然而那也仍然需要太多的消耗,并且很有可能在成功之前大华就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对于现在的应青木来说实在是太难,他手中既无人才又无钱财。

"好自为之。"这就是楚风临走时对他说的话。应青木忍不住猜测她是否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些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知道一切却不紧不慢作壁上观甚至还...以此来威胁他的楚风实在是可恨。

但是,她也一定掌握着自己没有掌握的东西。

郁结许久之后应青木最终还是决定让涵煦去永济一趟。昨日涵煦告诉他,楚风跟着詹仰贤的那几年和何渊走得很近,无意中提了提关于某种提高水稻等粮食产量的技术,没想到的是,这几年来何渊真的成功研究了出来——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那么,看到农业上的利益的人也不会有那么多都去经商,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忧大华子民的口粮问题。就算不是为了军务,他也必须要把这种技术掌握住——何渊毕竟是詹仰贤的人,是他掌控不了的。

涵煦回来告诉他的消息是,楚风同意将手上所有的资源都毫无保留地交给应青木。包括商人的势力钱财,高产量的作物,最重要的是她所知的几个有特殊才能的人——尤其是何渊,能治水,善工艺。她唯一的条件就是商业税下调七成,一分都不能少。

当楚风抛出的诱饵里包括了军火方面的人才的时候应青木实在是无暇再去考虑别的什么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六界至尊之最强冥后农门商女涅槃重生之凤凰归来双面老公溺宠妻天下第一之绝世公主和死对头相亲相爱[重生]大猫总裁的婚后日常生存进度条[穿书]胖狐狸古代养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