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慈禧之死(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蔡元培、辜鸿铭、郑观应三人都是沉默不语,片刻后辜鸿铭一拍大腿,兴奋的跳了起来:“这就对了,大帅称帝正是上顺天意,下应民心,我最烦空谈什么西洋政体,咱甘肃搞新政,办学堂是好的,办洋务也是好的,可搞什么法院就太胡扯了,老百姓一听说法律二字,竟然没有丝毫的畏惧,那些法院的差役还得告诉他们,这个法律就是以前的王法,这才让百姓敬畏。王法,王法,没有王哪里来的法?”

辜鸿铭是铁杆的保皇党,他的反应不出庄虎臣的意料,可是蔡元培和郑观应则是面沉似水。

“鹤卿先生,我想听听您的主张。”

蔡元培苦笑道:“庄大帅倒真是性情中人,说话丝毫不懂作伪啊!”

庄虎臣笑道:“这不就是鹤卿先生的教导吗?我曾经听说严复先生说过‘华风之弊,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哈哈,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八个字将官场的弊端说的透彻。”

“大帅,那我就说实话了,我可不想先作伪后无耻,大帅既然打算富国强兵,那自然要大力发展工商业,而中华帝制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最需要的是稳定,人口不能流动,而这种一潭死水的稳定,却是工商业的大敌,大帅指望用专 制富国强兵,不啻是缘木求鱼。”蔡元培说的很勉强,一副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感觉。

“鹤卿先生错了,我说的是帝制而不是专 制,中国目前民智虽然渐开,但终是不足,我曾经和法国、英国、美国公使都谈过,民主政治一定要有大批愿意批评政治给政府找毛病的人,按照中国的说法就是刁民,而中国目前不是顺民就是暴民,缺的就是刁民,现在就效法美国搞共和体制,我敢断定一定是假共和!假共和正是作伪,作伪的结果必然是无耻,正好被敌人抓住痛脚诟病,更可怕的是假共和的继承法不确定,一旦独裁者死了,那就会引发争夺独裁统治地位的混战,而帝制的好处就是继承人非常明确•••••••••••••”

蔡元培冷冷的打断了他的话:“共和必然是假共和,这个我不敢说什么,毕竟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可大帅又怎么能保证未来的皇帝不是隋炀帝、商纣王?”

庄虎臣笑道:“先生莫急,听我说完,我希望的是中国由开明专制转向实君宪政,然后再变为虚君宪政,以十五年为期,五年专制,迅速解决国内的混乱局面,解除地方实力派的兵权,专制是解决混乱和无政府状态最有效的方式,这个您应该同意吧?然后构建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推广全民教育,大兴报馆营造舆论监督力量,培养出足够多愿意评论国家政策关心时事的合格公民,也就是大清朝廷经常说的‘刁民’,同时制定宪法,然后十年实君宪政,君主对国会和政府的决议有否决权,把国家带入正轨,革新文化,尽量消除千百年来官场文化的毒素,十五年之期过去,就是虚君宪政,君主的权利全部交给国会,君主真正成为国家的象征,如同国旗、国徽、国歌一样,成为一个国家的标志。”

庄虎臣侃侃而谈,几个人听的沉吟不语。

蔡元培过了半晌方道:“如果这样的话,今后中国的命运就要系于大帅一身了?如果大帅恋栈,那这个君主立宪不也是假的吗?大帅的话听起来固然是最好的方式,而且是最有效的方式,可是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沾上手,怕是难以舍得丢下!”

庄虎臣淡淡一笑道:“为子孙后世着想,不舍得丢下也得丢下,不过我说的子孙后代是我庄虎臣的子孙后代,而不是中华的万世子孙,我道德还没那么高尚,我也不想当圣人,皇帝这个名号,是我留给子孙最好的产业,吃不尽花不完,身为皇室,国家自然要拿钱出来奉养,而且子孙生下来就是名人,想穷都难,皇帝又不料理政务,最多就是到处走走,检阅军队、抚慰地方,干些面子活,既然不管国事,那就不会出错,干些面子活还会让天下人爱戴,这样肯定不会招老百姓的恨,也就不至于给自己招灾惹祸,况且不管政务,皇帝资质平庸对于国家没有丝毫的损害,就算我儿子、孙子是杨广、商纣这样的人,可是无权就不能作恶。在英国,骂政府和首相的人会有人请你喝酒,说你有种,可骂国王就得挨揍,就是因为英国的国王不管事儿,骂国王如同骂国家,大清的皇帝、皇太后权力大的惊人,可老百姓关起门来,却是要骂他们的祖宗八代的!”

郑观应哈哈大笑道:“庄大帅的算盘打的精明啊!不错,虚君宪政的国家,国王和皇帝就是国家的象征,别人为子孙留金银、土地,你给子孙留个皇帝名号,确实是穷不了!”

辜鸿铭不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洋人的制度我知之甚深,在英国的时候,我曾经亲耳听过,那些愚夫愚妇竟然要选个笨蛋当首相,理由更是可笑,笨蛋当政一般不会变革政治,自古以来,上智下愚,而英国却要选个笨蛋入主唐宁街。还是咱们老祖宗‘圣君临朝,贤臣辅佐’的好!”

庄虎臣微笑道:“什么时候中国人也心甘情愿的找个笨蛋当元首,那就说明老百姓过的真是幸福了。歌德名著《浮士德》里,主角不就是希望时间停下来吗?既然时间不能停止,那么只好希望一切都不发生改变。咱们中国的皇帝倒是希望一切不变,可是老百姓却一直盼着换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告状的希望当官的早点滚蛋,换来个包公、海瑞这样的清官,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啊!”

几个人若有所思的沉默无语,辜鸿铭自己倒了杯酒,一仰脖子灌了进去,喝的太猛,剧烈的咳嗽。

“庄大帅,纵观中国五千年来,得天下最易的是你,可是治天下最难的恐怕也是你了!”辜鸿铭咳嗽完了,夹起一筷子黄河大鲤鱼边吃边含糊的道。

庄虎臣大有同感,这个大清也确实太弱不禁风了,陈铁丹两千水兵、李贵六千巡警、马福祥八千骑兵,就这么轻轻松松一路杀进北京城,居然连场像样的战斗都没发生过。大清号称百万大军,竟然眼睁睁的看着大清亡了国。

庄虎臣随口应道:“大清不得民心,灭亡是早晚的事情。”

郑观应点头道:“大帅说的是,大清以异族统治中原,却不习汉化,而把士人当奴仆,不亡就没天理了!”

大清号称尊孔崇儒,却又对文人无礼,文字狱更是严重,因言获罪的不计其数,修四库全书,编的没有烧的多,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得一比,乾隆还居然把纪晓岚这样的大才子骂做倡优之徒,这和元朝把儒生列在娼妓之后毫无二致。如果是在汉唐的时候,皇帝敢这样对待大臣,怕是满朝早就哗然了。

太平天国初起之时,左宗棠甚至都有投效石达开的心思,如果当年洪秀全、杨秀清这些废物不是砸倒孔庙、诋毁名教,引得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儒生、官员起了同仇敌忾之心,恐怕大清早就灭了,也轮不到庄虎臣动手。

“大清数百年来,一直是愚民,故此百姓愚昧、文人无德、官吏无耻,这才让大清存活了二百六十年,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清有难,天下人无人同情,庚子年的时候,义和团虽然昏聩,可毕竟是奉旨杀洋人的,结果被朝廷出卖,勤王的督抚、大将,如李秉衡、裕禄、董福祥不是战死就是被朝廷当祸首办了,各地督抚也对朝廷寒了心,故此大帅得国之易,前朝均不能比拟,而且大帅是驱逐鞑虏,从夷狄手中恢复中国,得国之正,也无人能比,任谁也不敢说大帅当了皇帝不是正朔!大帅称帝,除了几个海外革命党,天下均不会有异议,可是方今之世界,和历朝历代又不相同,德意志、俄罗斯君主专制,国家强大,英吉利虚君宪政,国势举世无匹,法兰西、美利坚共和体制,也是国富兵强,而我中国拥护何种体制的人都有,中国今后无论走什么路,都会有人说三道四,大帅要有容人之量啊!”蔡元培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

庄虎臣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担心自己称帝后,也成为暴君,也实行愚民政策,弄的国家不像个国家,人民更是被当做猪羊。

对于这一点,庄虎臣倒不担心,自己一直对绝对的权力非常的警惕,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做的那个和亲生儿子对峙战场的噩梦,至今还历历在目。再说了,当皇帝就真的那么好?在榆林堡的时候,庄虎臣看看光绪的几个老婆那一张张车祸现场般的脸,就明白为什么他没有后代了,换了自己也一样小弟弟永远指向下午六点。

想到这点,觉得光绪还是满可怜的!

辜鸿铭打了个酒嗝,突然问了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大帅将如何处置慈禧、光绪这两个亡国之君呢?”

怎么对付他们?这个问题庄虎臣还真的没想过,但是他猛然心里一动,杨士琦既然敢不通知自己,就发兵北京城,自然对光绪、慈禧的命运已经做了安排。至于结果,那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他们这对名义上的母子已经到了同赴阴曹地府的时候了。

可怜的光绪啊,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皇帝当到这个份上,还是死了干净!

••••••••

正阳门的城头上,马福祥和陈铁丹、李贵带着兵接收了关城。

一门门黑洞洞的洋炮,无数尚未开箱的子弹、炮弹,健锐营士兵的尸体还没被抬走。

托克泰的眼睛瞪的溜圆,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马福祥心里一酸,上前用手想将他的眼皮合上,抹了两下,却还是睁着。

“他死不瞑目啊!托克泰死的可怜!”李贵也有些神色黯然。

陈铁丹苦涩的道:“托克泰好歹和咱们相识一场,厚葬了吧!”

马福祥咬着牙厉声道:“来人,把托克泰的尸体用好棺木成殓了,运到娘子关,埋在那里的山上,灵位和战死的弟兄一起供奉!派几个弟兄保护他的宅子,如果敢有人骚扰他的家眷,动他家一草一木的,老子砍了他的头!”

陈铁丹冷冷的道:“古明阿也算是够混账的,托克泰和他可是把兄弟啊!一个头磕在地上了,他也下得去手?娘的,什么世道!关二爷杀刘备了!”

李贵叹了口气,摇摇头道:“托克泰喜欢唱戏,也喜欢喝两口,方友升老军门也喜欢西皮二黄,也喜欢弄两口喝喝,有老军门在娘子关陪着他,托克泰也不算孤单了!”

一个参谋问道:“那托克泰将军的墓志铭怎么写啊?”

“这个你们斟酌吧,死的日子提前几年,就说他五年前就死在洋人枪下了!奶奶的,托克泰五年前挨了洋人一枪,那时候要是死了多好,总比死在自己把兄弟手里舒心!”马福祥恨恨的骂道。

李贵万年不变的迷糊脸上突然闪过一丝杀气,他冷冷的道:“古明阿这样的东西,不能留着,早晚是个祸害!”

陈铁丹、马福祥相视一眼,冷笑着点了点头。

•••••

紫禁城养心殿,这里平时是历代皇帝批阅奏折和接见大臣的地方,今天涌进来一群神机营的兵。

“你这个老阉狗,这会儿装什么正经?识趣的话,麻溜儿的把这壶酒给太后、皇上灌下去,不识趣的话,老子让你千刀万剐!”古明阿狞笑着道。

蜷缩在角落里,被打的鼻青脸肿的老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大清内务府总管李莲英。

李莲英苦苦哀求道:“大人,您可是满人啊!太后、皇上不光是奴才的主子,也是你们的主子啊!这弑君的事情可不能干啊,杀了主子到了阴曹地府是要千刀万剐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的!”

古明阿飞起一脚把李莲英踢成了滚地葫芦,已经被打的青肿的脸上沾了少许灰尘。

“你一个没卵蛋的二亦子(太监的蔑称),也他娘的知道什么叫弑君!”说罢,又是一脚,正中李莲英的鼻子。

李莲英鼻子立刻就鲜血直流,鼻梁歪在了一边,里面的骨头已经被踢断了。

“给老子把这壶酒送过去,留你一个全尸,不然的话,老子把你剁成馅儿喂狗!”

李莲英的眼睛里闪过浓重的恨意,他扯着嗓子叫道:“天杀的古明阿!本总管虽然是个太监,也晓得忠义,朝廷养了你们这些满人几百年,就是养条狗也知道见了主子摇摇尾巴,有人伤了主子,狗都知道护着主子!你们连畜生都不如啊!老佛爷,皇上,奴才尽忠的日子到了!”

说罢,李莲英衰朽的身躯不晓得从哪里获得了力量,从地上一跃而起,冲着柱子就撞了过去。

“噗哒”一声闷响,李莲英软瘫在地上,脑浆和着鲜血喷溅在红漆大柱上,身体还在微微的抽搐,但是眼见已经活不成了。

神机营的兵脸上都露出不忍的神情,古明阿在李莲英的身上踹了一脚,悻悻的骂道:“这老阉狗,宁死也不帮老子办这趟差使!去,把二总管崔玉贵叫进来,李莲英不干,让他去干!”

崔玉贵虚胖的脸上满是汗珠,进到屋子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磕头如捣蒜。

“崔胖子,你的外号是不是叫催命鬼?”

“那都是下面的人和奴才开玩笑乱叫的,大人喜欢叫什么都行啊!”

古明阿冷笑道:“催命鬼,听说当年珍妃是你给扔到八宝琉璃井里面的?”

崔玉贵脸色更是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头在青砖地上磕的崩崩响:“大人啊,那是老佛爷的旨意,奴才是奉旨的!那一年,联军进了北京城,老佛爷怕珍主子被洋人玷污,就让奴才送珍主子归天。”

“哦,这个事儿我听说过,听说那口井一到晚上就有女人的哭声,是真的假的?”

“宫里有小苏拉太监说起过,奴才害怕也没敢去过那里!”

古明阿狞笑道:“我知道为什么,珍主子死的冤枉,又寂寞的很,所以想让皇上和太后去井里陪陪他!死者为大,咱不能让死人心里憋屈不是?催命鬼,现在就用着你了,你去把咱们太后和皇上送到珍主子那里团聚。”

“大人,奴才不敢啊!您把这个差事派给别人吧!”崔玉贵边磕头边哭。

古明阿指指地上李莲英的尸体道:“你是打算学李莲英,当个忠仆了?那好办,我就把你扔进井里,让你去陪珍主子!”

珍妃从井里捞出来的时候,崔玉贵就在旁边,泡的肿胀的尸体,努在眼眶外的眼珠,似笑非笑古怪的面容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冤屈,更像是要对杀害自己的凶手报复。从那以后,他就经常被噩梦缠绕,总是觉得珍妃要向他索命。

崔玉贵吓的全身哆嗦,珍妃临死前的挣扎和撕心裂肺的哭声又在耳边响起,那句“皇上,来世再报你的恩德”如同旱天滚雷般响个没完。

“奴才去,奴才这就去!”崔玉贵带着哭腔道。

古明阿不屑的骂道:“真他娘是个蜡烛,不点不亮!”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穿越之帝王传奇征途大宋极品国师古代试婚重生之逍遥唐初征服权能暗黑圣魔导水浒传重生之领主传奇武侠世界小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