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陆辞作为首个察觉,且及时上报了这桩舞弊案的监试官, 话语还是颇有份量的。

虽有些不合规矩, 监司的人还是爽快应承了他所派吏员提出的请求, 将从书房搜来的李钧手稿一概借予陆辞一观。

接着, 就继续去审问那顺藤摸瓜查出的陷害李钧之人了。

陆辞虽只知晓些字迹鉴定的皮毛,但在顺着笔画逐一划线,对比倾斜角度, 再仔细观察过运笔的力道,所用墨砚和笔的质地,以及收笔时特有的回勾的习惯后, 很快就确定了先前的猜测。

——尽管一眼看去, 字体形态有异,但经过认真比对, 不论笔墨材质也好,还是运笔的特点也罢,都绝对出自同一人之手。

只是陆辞也清楚,他所用的鉴定字迹的方法, 与监司官员所采取的截然不同, 要想说服后者, 显然难如登天。

单凭字迹这些方面的相似,也无法作为指正李钧的铁证。

更何况, 心思缜密的李父还未雨绸缪,不但误导了监司的勘察,还将‘罪魁祸首’都准备好了。

眼看着明天就是引试之日, 他作为监试官,起码未来三天内,都将忙得无暇分神,之后更要忙着评定试卷,管理贡院之事。

又何来的时间,去越俎代庖地替监司调查这些?

陆辞默然思忖许久,终于有了主意,于是提起笔来,取了张洁白的新纸,不疾不徐地写起了信。

他固然指挥不动监司的人,一时半会的,也无法说服他们……

却有人可以。

三下五除二地将信写完,请吏员送出后,陆辞就暂且搁置此事,放松地熄了灯烛,回到自己屋中后,简单洗漱一番,便更衣就寝了。

距陆辞所赴的贡举才过去三年,规章制度,基本上是毫无变化的,同样是卯时入试,酉时纳卷而出。

尽管身居贡院之中,不必像考生那样自家中赶赴,但陆辞身为主持此试的监试官,自然得更早起身。

不过他平时为上早朝,已习惯了寅时就起,这天自然也不觉吃力。

只是当他站在二层的楼台上,一边听询着考试官们的谈话,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监门和巡铺官板着面孔,对一个个身着白色襕衫,强抑紧张的举子们进行搜索巡查。

他弯弯眉眼。

看着这一位位举子们,就如茫然的小鸡崽般被人催赶着,走得跌跌撞撞,又局促得不敢四处张望,只一昧紧盯前方的有趣模样……

他不可避免地忆起,三年前的自己是如何过来的,心里油然生出几分类似于‘老子可算是混出头来了’的诡异爽感。

正因他不久前还是赴考的举子,对民间一些考场作弊的‘趣味小发明’,如夹带书册的小机关,特殊绣线所制的绣体私文等,可谓所知甚详。

在提前告知过监门和巡铺官后,今回查出的试图舞弊者,就比上回要多上许多。

陆辞听得汇报后,不由摇了摇头:也不知以前到底有过多少漏网之鱼了。

当亲眼看到最后一批考生们也在监门官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入了试场后,陆辞遂向安静等候在他身畔的那五名考试官一颔首。

紧接着,他转过身去,带起宽袖微拂,清风一阵,便不疾不徐地下了楼阶。

五名肃容以待的考试官紧跟在后。

他们毫无自觉地被陆辞的气势所感染,步子之间,仿佛带了几分肃杀气。

在听见他的脚步声的那一瞬,所有举子们几乎都在同一时间,意识到了来人的身份。

他们倏然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饶是还在为接下来的贡试忐忑着,亦忍不住抬起眼来,想试图越过重重人幕,再透过那精致珠帘……

只想亲睹那位三年前以三元及第而一鸣惊人,接下来平步青云,惹得人人称羡的文曲星陆辞的模样。

陆辞却未满足他们的愿望,例行念过试场的注意事务后,就按了按一边的铜铃,宣布考试开始。

三年一逢的贡举始于足下,举子们再顾不上想一睹监试官真容的杂念了,赶紧将全副精神投入,都投入到眼前的正事中。

于是陆辞话音刚落,试纸被翻开的‘唰唰’声就清晰地响起,且因每人反应快慢不同,试场内一时间此起彼伏。

陆辞微微一笑。

紧接着的,就是一片因专心审题、琢磨腹稿,而带来的死寂。

再等个片刻,应该就思维快、信心足的人,开始动笔了吧?

在这千余举子们精神紧张的时候,陆辞却笑眯眯地捧起茶,优哉游哉地猜测起来。

在他们争分夺秒地奋笔疾书的一整天里,不论是监试官,还是五名考试官,都分别于置身一小间的帘后。

除非有考生不解题意,向巡铺官提出上请的要求,否则他们是既不能轻易开口,也不能轻易离去,更不能做自己想做的其他事,只能在这帘后苦等,坐着发霉的。

对于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要一坐一整天,就很是难熬了。

陆辞自然不同。

他不仅是头回做监试官,充满了新鲜感,且就在不久前,还坐在那些举子们的位置上……

哪怕只是透过珠帘,模模糊糊地观察各人的反应,对他而言,也足够有趣了。

比如这位体态偏胖的举子,就额外耐不住炎热的天气,加上心情紧张,额上一直冒着豆大汗珠。

当他低着头,全神贯注写字时,就额外恼火了——一不及时分神,用帕子擦去,那汗水就要顺着额头坠落,结结实实地砸在纸上,将字迹晕成一团乱七八糟的墨痕。

这样的事一旦发生,他就得将这张辛辛苦苦写了大半的纸给弃了,强忍着怒火,重新起头。

这么重复三四次后,他因担心时间不够,顿时越来越着急,脸上一片通红,下手也抖了起来,浑身甚至都变得摇摇欲坠了。

陆辞见他自己遭遇麻烦,非但想不出应急的解决办法,心态反而要一落千丈后,不由失望地摇了摇头。

尽管他无需干预,但看在是自己头回监试的份上,还是决定顺手帮对方一把。

于是他召来一巡铺官,小声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儿,那人就去而复返,取了一小盆冰,以及一条雪白巾子来。

陆辞让他将巾子蘸入冰盆之中,巾子收拢,裹住几块较小的碎冰,成了个简单的冰袋后,就让人给那名快因中暑和焦虑而倒下的举子送去。

不等那举子惊讶地出声问询,得了陆辞指示的巡铺官已皱了眉,让其自觉噤声,受宠若惊地任他将裹了碎冰的巾子绕了一圈在脖颈上。

这物虽简单,但其效用,可谓立竿见影。

一直困扰他至深的满身暑气,一下就降下来了。

那举子在呆愣过后,很快猜出给予巡铺官指示的人,顿时激动得难以自抑,恨不得当场向帘后的陆辞致谢。

但帘后的陆辞仍是淡笑,并不表态,巡铺官也很快离去,他纵使满怀感激涕零,也不敢妄动。

更不愿浪费了这番关怀,他猛然提神,就迫使自己再次集中精力,对付多次中断的试题了。

这一天下来,据陆辞观察,他这附近试场的,虽因正值盛夏,天气过于炎热,大多数人都大汗淋漓,但似这较胖举子般受严重影响的,到底只在少数。

其他考试官所反映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陆辞却想,这还只是第一天。

接着还有整整两天,且因紧张和不适应环境变化等因素,考生们大多会遇上睡眠不足、精神不好的问题,更难扛住高温的煎熬。

但试场之中,最重要的是注意隐蔽性,杜绝作弊,而不可能让场内四处通风,就为了叫考生们凉快的。

而冰块要价高昂,数量稀少,根本不可能奢侈到每个试场内配上几个——陆辞今天为那举子动用的,可是属于他自己的份额。

陆辞叹了口气。

他权限范围内,能够做主的,也只有让厨房配备一些解暑的饮品,若遇上类似的情况,再让巡铺官给人送去了。

就如陆辞所料的那般,因天气炎热,饶是提前准备了解暑的饮品,也送出去了十几份,但还是有两名身体较为孱弱的举子,在被巡铺官察觉出有中暑症状前,就软绵绵地倒下了。

在引起骚乱前,他们已昏迷着被人抬出考场,送去由大夫诊治。

陆辞心知,他们纵使并无大碍,也意味着这回贡举将彻底无缘。

那份伤心,可就不是简单的一副药就能治好的了。

如此可见,他当年在邀请友人们一同备考时,特意安排的健康作息和散步时间,都是极其必要的。

——倘若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足够强悍的心理素质,哪怕侥幸中举,做官后,也难有成就。

除去气候影响,陆辞就重点观察各人答题时的表现,从中多少能看出这人的水平。

半天不落笔,或是废稿一大堆,交卷时还有大片留白的,显然是不折不扣的学渣;眉头紧锁,下笔犹豫,但越写越顺,卡在交卷的那一刻险险写完的,是不上不下的正常水平;极少数气定神闲,下笔如有神,唰唰不见停,最后还偶尔留有闲暇检查行文的,明显是学霸。

当陆辞见到座位不幸落在‘学霸’四周的几名举子,极受其答卷的快速影响,忍不住冲其背影张望,自身发挥也成了问题的情况,不由怜悯地叹息。

这学霸‘害’人不浅,着实可恶。

陆辞笑眯眯地想,若受此荼害的人是自己,那等贡举一结束,肯定要将人按在地上打一顿出气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

注释:

一般卯时(早上5-7点)入试,酉时(晚5-7点)纳卷而出。(《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绪论p7)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重生过去有空间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宇宙的边缘世界不灭猿王七零甜妻撩夫记沈总 总在逼氪凤门嫡女史上最强店主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