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刘备变袁绍,蒋干盗玉玺(6K)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刘备凭借着“以德服人,能折节下士”,令天下游侠和寒门士子纷纷来投,另一方面依靠着数年时间的积累,以及破高句丽、平扶余、定三韩、并四部乌桓和两部鲜卑,占幽、冀、并三州之地,南据黄河,北控燕代,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

此时,刘备也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挟持皇帝的董卓及其后继者皆已败亡,要不要去迎接天子刘协?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控制得住,天子会是一张王牌,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谁敢不从就捶谁;控制不住,天子就是一团烈火,随时都会把周围的人烧成灰尽。

满堂文武就这个问题分为两派,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一派坚持恭迎天子赴邺,奉天子以令不臣;

另一派则坚持不理天子,自行发展实力。

“明公,当早下决断啊。”

冀州别驾崔钧出列劝道:“明公乃帝室之胃,世受皇恩。如今天子流离失所,宗庙毁坏,而各州郡虽然都打着朝廷大义的旗号,可实际上都在各自谋划,干的都是相互吞并的事,有谁真正为天子、国家、百姓着想的呢?如今我们冀州大体平定,正是迎奉大驾,安宫邺都,奉天子以伐不臣的好时候呀。如果明公这样做了,天下谁还能挡得住您呢?”

其实这已经是崔钧第二次向刘备提出了迎奉天子的想法,之前刚到邺城投奔刘备时,他已经提议过了一次。

刘备当时以“正在与袁绍决战”为由,没有表态。

崔钧字州平,是故太尉崔烈次子,本身乃河北名士,家世显赫,才学出众。崔钧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其父崔烈当年花费500万钱买司徒一事。崔钧对其父曰:“论者嫌其铜臭。“崔烈大怒,举杖击之。崔钧当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楇而走,孝乎?“钧对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崔烈惭愧而止。

中平六年,因崔钧参与讨伐董卓,父亲崔烈被捕入狱。董卓受诛后,崔烈出狱,担任城门校尉。李傕与郭汜率领凉州军攻破长安城,崔烈战死。

是故,崔烈常有向西凉军报父仇之心。

而想要报父仇,首先就得投靠一个比西凉军更强大的势力,于是崔钧便在陈群之后投靠了刘备,

其次得控制皇帝,这样就可以想打哪,就打哪。

也就是说,崔钧是汉臣的身份投靠的刘备,而不是冲着刘备本人来的。

不过刘备并不知道崔钧的本意,听了后者的话,默然良久,觉得言之有理,便打算从其言,去河东迎奉刘协。

这时候,另一个别驾,颍川人陈群跳了出来。

陈群言辞激烈的对刘备说道:“崔别驾此言过于荒缪!实在是大缪至极!

汉室衰败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咱们如今想复兴它,会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况且如今各地英雄并起,各自占领州郡,聚众称雄,麾下均有数万乃至数十万士卒。现在就好比秦朝末年一样,‘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如果将天子迎奉过来的话,到时候大小事都要上表陈奏,如果听从天子的话,我们就会受到掣肘、明公的权力也会受到削弱;可是如果不听天子的话,那就是违抗圣命,会被天下人冠以忤逆奸贼之名。由此可见,将天子迎奉来邺城,绝非良策!还望明公三思啊!”

“这…”

刘备本来都准备听从崔烈的提议了,但是陈群的话让他犹豫了起来。

陈群反对迎立天子,主要理由有两点。一、不应该拥立天子,应该自立或者另立。陈群认为当前的形势与秦末一样,是先入关中者先称王,意思就是说这个汉朝已经要灭亡了,不应该再拥立刘协,言外之意就是刘备可以自立为王,在废墟上重建大汉,或者另立他人为帝。

二,无法解决刘备与天子之间的命令问题。迎立天子后,听不听天子的命令?到时候,名义上大家都是打着皇帝的旗号做事,私下里,如何区分谁是效忠刘备的人,谁是效忠刘协的人?当天子和刘备发生冲突时,大家应该站哪边?

崔钧看刘备犹豫,跟着又劝道:“如今迎奉天子到邺城,是一件‘至义’之事,而且迎奉天子对明公接下来的整体谋划至关重要。如果咱们不先下手的话,肯定会有人先下手。到时候错失良机,后悔都来不及。功在速捷,不可迟误,明公当早做决断啊!”

陈群立即反驳道:“天子失威失德已久,威仪不存,犹如摆设,如今连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天下诸侯何其之多,也没见哪个诸侯伸出援手啊?奉迎这样一个天子,天下诸侯并不会买账,咱们最多派出使者,送上粮食,接济一下天子,再多的就爱莫能助了。”

一听这话,崔钧当即炸了毛,怒指陈群大骂道:“陈长文!你祖上世为汉民,累受汉禄,今何出此无父无君之言?!”

陈群微微一笑,好整以暇看着崔钧,“公言差矣,何谓无父无君?明公亦是高祖之后,帝室之胃啊,我效力明公,君仍为刘,国仍属汉,如何就无父无君了呢?”

“你…你…?!”

崔钧双目圆睁,头发根根竖起,胸膛剧烈起伏,却无言反驳陈群。

“彼其娘之!看拳!

终于,崔钧再也忍不住了,冲过来一拳砸在陈群脸上,将其打倒在地,骑在后者身上,抡起拳头一阵暴力输出。

没打几下,就被闻声赶来的卫士们拉开了。

经此一闹,会议不欢而散。

刘备也没决定到底迎不迎接天子。

不过,还是派出简雍领了一队人马,给刘协送了一些粮食和礼品,聊表了为臣及宗室的一片心意。

对于迎不迎接天子这事上,其实刘备并没有那么迫切。

因为根本没人和抢皇帝。

此时的袁绍蜷缩在河内,自顾尚不暇,根本不可能迎接刘协。

再加上袁绍与刘协的夙愿由来已久,起兵讨董(实则是反对董卓废刘辫立刘协,也就是质疑刘协帝位的合法性),斩杀朝廷派出的四大使臣,以及第一次讨董失败后,曾有密谋另立皇帝的打算。虽然最后袁绍考虑到刘备过于强大而放弃了另立新君的想法,但毫无疑问,袁绍和刘协之见的恩怨,已经累积到了无法化解的程度。

此时的曹操还在兖州和吕布打的昏天黑地,暂时顾不上奉迎天子的事。

河东郡西边的李傕、郭汜,以及南边的张济,刘表,那就更不可能奉迎天子了。

刘协前脚刚从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手中狼狈逃出,没道理再跳回狼窝。

汉中张鲁、益州刘章、凉州马腾、韩遂,这四个诸侯早就摆明了态度——刘协爱上哪上哪,反正他们那里不欢迎皇帝。

至于淮南袁术和江东孙策,这两个诸侯眼里根本没有朝廷。

先不说孙策目前还是袁术的部将,在江东把朝廷委任的各郡太守当猪狗一样乱杀,疯狂圈地。

就说袁术,袁说盘踞淮南之后,势力迅速膨胀,逐渐萌生出称帝之意,曾扬言“万事俱备,就等玉玺”。

可以说,袁公路称帝之心,路人皆知。

遍观天下诸侯,几无一人愿意奉迎天子。

这种情况就让刘备也很是为难。

………

“四弟,你觉得我应该去迎接陛下吗?”

沓氏城,半山别院,观景亭。

刘备与李风对席而坐,询问后者关于迎奉天子的看法。

李风默默看着刘备,斟酌着说:“陛下在朝中影响力很大,效忠者很多,就算是将陛下另择一城安置,也难免会有人出来搞幺蛾子。崔钧的话很有道理,陈群的担忧也不能不察,大哥你要慎重决定啊,不管大哥你选择什么,我都会在你后面挺你。”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刘备白了李风一眼。

“四弟啊四弟…你以为大哥不想奉迎陛下吗?”

说着,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后指了指摆在石桌上叠在一起的两摞木牍。

“这上面便是幽冀并三洲别驾、从事,太守、郡丞、各地县令、县尉,以及各大世家豪强反对奉迎天子的名单。”

“反对奉迎天子者,有七成官员,而私下里建议为兄自立为王,取而代之者,则是五成!”

“你说,民意如此,为兄如何奉迎天子?但如果不奉迎天子,就是冒天下之不韪。就这些读书人,就能用笔把为兄的嵴梁骨戳烂。”

“最重要的是,这些挟制天下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为兄心里也有点发毛啊。”

李风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恕我直言,咱们是为自己心里的理想去活,而不是为了他人的看法而活,只要你认为是对的,那就勇敢往前走呗。”

“就算嵴梁骨被戳烂了,会影响大哥一统天下,再建立一个强大的汉帝国吗?并不会!

所以为什么在意一些无关紧要之人的饶舌呢,要知道,舆论风向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昔日秦始皇大肆屠杀六国无数士兵和豪族,还征用三十万民夫民夫修建长城,造成生灵涂炭,被世人称之为千古第一暴君,秦国也被称之为暴秦。即使到了现在,骂秦始皇残暴者依然众多。但你相不相信,再过五百年,一千年,秦始皇的风评就会由千古第一暴君,变成千古一帝!”

“在我老家,古时候曾有个民族英雄,他对外族作战勇勐,战无不胜,杀得外族闻风丧胆,挽救了即将覆灭的南朝廷…后来他被奸臣陷害,召回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当时,世人皆恨不得生食奸臣之肉,以解心中害贤之愤。可是再后来,七八百年过去,天下再没有人再视那个英雄为英雄…”

“哦?有这种事?!”刘备讶然。

“与四弟结义十余年,为兄倒是一直忘了问你,你老家在何处啊?这些事迹…”

“啊?我老家通辽的,呃…就是塞外,这些事迹都是听通辽当地的长者所说。长者们还说,世界上各个帝国的发源地其实都在通辽,通辽是个好地方啊。”

李风张口就来,越说越玄。

刘备心知这个四弟又开始不靠谱了,“好了好了,四弟你先歇会,让大哥再好好想一想。”

“大哥,容我再说最后一句,一定对大哥大有启发。”

“说说!”刘备摆手,一脸没辙。

“大哥认为什么是汉家天下呢?”

刘备不假思索说道:“刘汉之汉,便是汉家天下。”

“不错。光武帝是高祖之后,大哥也是高祖之后,光武帝可以推翻王莽和更始帝刘玄,重建大汉,大哥也一样可以。所以,咱们没必要去奉迎天子,就让曹操把天子接走。我倒要看看,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是真的可以战无不胜!”

正如历史上雄据河北的袁绍没有选择奉迎天子一样,刘备心里也是倾向于不迎接天子。

李风也不赞同奉迎天子。

这不光是因为面前就坐了一个准皇帝刘备,更因为三个很关键的原因。

一是,风险大。

截止目前,还没有成功挟持天子的桉例。

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董卓,其次是王允与吕布,之后是李傕与郭汜,天子代表着政治中心与最高权力,谁都想掌控政治中心与最高权力,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看董卓、王允、吕布、李傕、郭汜的下场就知道了,这些人挟制皇帝都没有成功,不仅没有成功,而且还引发了天下人的反对。董卓专权时,就引了关东诸侯联盟讨伐的事,刘备甚至还是讨董的盟主,对这事记忆犹新。

并且,这些挟制皇帝的人全部死于非命,董卓、王允被杀,吕布被打败而流亡天下,李傕后来被段煨手下所杀,郭汜被自己手下所杀。

甚至后来刘协到了曹操那里之后,曹操也是几度惊魂,又是衣带诏,又是刺杀,又是下毒……若非曹操机警,早就挂了。

二是、出力不讨好。

挟制天子虽然在政治上正确,且可以用天子的名义来为自己办事,比如以天子名义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任命自己人担任官员、独揽朝政等等,但也会因此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

因为挟制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不是真的帮助天子拿回属于他的汉室,但是,无论谁迎立了天子,都得在表面上对天子保持恭敬,这是前提。这为后来的篡位设置了障碍。就像曹操一样,他挟制天子,就不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篡位,一旦篡位就会背上千古骂名,他能做的,只能是让自己的后代去篡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也比较难办,譬如如何区分朝廷中的官员是忠于皇帝还是忠于自己,因为在名义都是以天子名义提拔任免官员的,但是实际上想把人才拉到自己这边来,还得分一个政治立场,曹操在晚期就遇到这事,导致朝廷内部有相当一部分是站在天子那边,包括助曹操平定中原的首席谋士荀或。

还有,天子一旦发布了命令,听还是不听也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刘协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是被控制的一方,所以发出的大多命令都不会让人过于为难,但并不代表刘协不想自己夺回自己的权力,这就会与掌控者产生冲突。真到那时候,如何处理皇帝?

以历史上的曹操得到刘协的处境为例,就知道奉迎天子是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虽然曹操迎接天子的最初目的,是想要借着正统的名义,来帮助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事实证明·,皇帝的名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实力强的诸侯根本不理皇帝,实力弱的诸侯投降曹操,也是因为畏惧曹操的实力,而不是因为皇帝的存在。

曹操所占领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靠着他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打下来的,没有一丝一毫是因为皇帝的面子得来的。相反,皇帝还曾经两次三番想要谋害曹操,而曹操在事后只是处理了参与举事谋害他的大臣,并不敢对天子刘协下手。

如果曹操没有迎接天子,让刘协在洛阳饿死的话,那么人们只会说天下的诸侯都无情,不会单独批判曹操。但是曹操迎接了天子,诸侯们便都开始对曹操口诛笔伐,给曹操扣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大帽子。

事实上,相比于供养了皇帝刘协二十五年的曹操,那些在刘协落难的时候一言不发,在刘协被曹操迎接到许昌后,又开始抨击曹操的人,又是什么人呢?

要知道,刘协可是在河东洛阳待了一年多,也饿了一年多,小日子过得十分凄惨。但在那一年多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诸侯理会刘协。

三就是头铁了。

在经过十年谋划后,李风不相信曹凭借奉迎天子就可以崛起,弥补与刘备之间巨大的差距。

历史上,曹操之所以能够凭借奉迎天子后所聚拢的人才,众志成城击败了袁绍,以弱胜强鲸吞河北,是因为袁绍在官渡之战两年后病亡,三子因夺权发生内乱,河北诸地这才渐渐为曹操各个击破。

如果袁绍没有早亡,或者儿子们能给力一些,曹操即使赢了官渡之战,也不一定能拿下河北四洲。

刘备沉吟半晌,啪的拍了一下石桌,瞪大了眼睛看向李风,

“好,那就不迎天子!

“大哥英明!”

........

就在刘备内部就是否迎接天子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

兖州。

曹操也在考虑此事。

不同于刘备的纠结,曹操根本没得选择,他知道自己必须得去奉迎天子。

不然等刘备一统河北,下一个灭亡的诸侯就是他曹操了。

拥有皇帝在手,就能获得一个喘息之机,使刘备不敢贸然进攻他,这样他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荡平中原,快速发展势力,

但现在还有一个很关键问题,刘备是什么想法?

如果刘备放出话来说要迎接天子,那曹操真的一动不敢动。

谁敢和刘备争啊?

敢和刘备争天子,他立刻就会带着几十万兵马来锤你!

好在。

刘备无意迎接天子,只派出就慰问团给天子送了些粮食和礼品。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一蹦三尺高,大呼“天助我也”,亲自提兵奔赴洛阳,去迎接皇帝。

与此同时,淮南,寿春。

袁术望着面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语重心长的说:“干…子翼啊,你都记住了吗。”

蒋干连忙点头,“记住了,袁公,此去辽东,只许成功,不得玉玺不罢手!”

袁术微微颌首,眯着眼盯着蒋干,“很好!此事若成,你加官晋爵,全家富贵,若不成…”

“在下甘当军法!

袁术摇头,声音不带一点儿感情,“若不成,我杀你全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三国之大汉再起三国之银狐带着仓库去三国网游之神话三国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神话三国领主:从山贼开始无敌三国之我不是蚁贼三国开局斩关羽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