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六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人要是想通了一些事,就会变得心胸开阔、宽广豁达。前朝政事经过二十年的积累,慢慢走上我所预期的轨道,所以当我明白了身处的世界,全身上下像是骤然减轻了压力一般,有一点儿怅然若失,又有一点儿欢欣鼓舞。怅然若失的是,原来我终究不是项少龙,翻天覆地改变国家命运还真是轮不上我;欢欣鼓舞的是,既然不是我所知道的历史,那么现在所做的一些改变,应该能为这个国家带来不一样的未来吧?

□□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是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散了朝,我换下朝服,打算去看看的寄托希望的下一代。父辈再怎么努力,接班的是窝囊废,那么也会前功尽弃。

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建于世宗初年,正好与南书房一东一西两两相望。凡阿哥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每日寅时(凌晨3:00-5:00)来到书房早读,卯时(凌晨5:00-7:00)开课,午时(11:00-13:00)下学。我原对每日鸡叫便来上课充满怨念,大婚以前每每倍感折磨,所以看我的孩儿们沿着我读书行走过的道路和时间每日里早早的来上书房,心里有着一番幸灾乐祸。但前些日子看着小五儿拿着小书本教着小十二认字,才惊觉十二都三岁了,这离进上书房也没几日了。

想着我肉墩墩的小十二每日里也跟着哥哥们耷拉着眼皮读书,我一阵肉疼。于是除了政事,别的没琢磨,尽琢磨怎么改改这万恶的上学时间。于是拉来弘昼弘晓,三个臭皮匠聚在一块唧唧咕咕滴滴歪歪。

弘晓到底要老实些,“四哥,这,不好吧,祖宗规矩......”弘晓是十三叔的嫡子,从小就跟我和弘昼亲近,因此私下里也跟着弘昼叫我四哥。而我每每一听,总有一种世宗的四的感觉,心里一阵舒坦。

弘昼倒是不客气,“四哥你都没有意见,我也没有。倒是弘晓,你不心疼你家孩子?”不愧是我的亲兄弟,一下子就抓住重点了。

弘晓想着自己的孩子住的还远,天天更早就要起床进宫也是辛苦,犹豫了半晌终是答应了,“只是,那御史那里......”文人的两宝,笔杆子和嘴皮子,谁也得罪不起,胡写乱说一通保准让你比茅房还臭。

“这你不用担心,你们好好征求一下各家王爷的意见就行。”开玩笑,上书房是干嘛的,给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就是满洲勋贵家的孩子那也只能是陪读!我给我家的孩子改个读书的时间还要御史批准,就是找两弟弟来商量那也只是给老王爷们面子。

于是我眼一横,御史们唯唯诺诺的张着嘴也不敢说出一个不字。

终于,早读的时间取消了,每日里早上八点开课,十一点到一点午休,下午三点下学。至于教学的内容就不用改了,早好些年就已经是文理兼备文体并修了,怎么排课就让上书房总师傅们好好商量一番就是。

今天我就是来看看改革成效的。

果然也没有了偷偷躲在后面睡觉的,看来精神面貌也好,一群小豆丁规规矩矩坐着看着真可爱。哎,我真的老了,一晃眼居然看见永璜的长子永璋的长子都坐着乖乖昂着小脑袋听讲。想想永a刚抱上儿子,永璜家的听说又怀上了,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哀叹。

看着我来了,大大小小的豆丁们表情各异,永琮倒是没变化,永琪则隐隐有些双眼放光。对于这个儿子我是有些矛盾的,想着努话唠说过的剧情,难免心里忐忑,这个孩子难道真的......略过永琪,我看着后一排的小豆丁们,随便问了几个问题,答得都还不错,看来改改时间也没有让他们把功课落下,于是挨个儿夸奖一番,喜得一群小豆子眉开眼笑的。然后才转向前排,想了想如今周边地域局势,出了个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让大孩子们写一篇策论,隔日交给我。

走的时候捕捉到永琪晦暗莫名的脸色,再对比永琮的古井无波,我内心的天平第一次是因为孩子本身而倾斜。

不管哪个孩子我都是爱的,他们是我的骨血是我生命的延续,更是我在这个世上的牵绊活着的证明。之所以平时跟孩子们亲疏有别,那完全是因为我的家庭不普通的缘故。为了权力地位可以弑父杀兄弟的事,在皇室家庭里层出不穷。想着我那些个皇叔的下场,我只好在明面上区别对待每一个孩子,但心底里对每一个孩子的疼爱都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太后偏爱永琪,多次在我面前明示暗示,都被我轻轻推挡过去。我知道太后的用心,也对太后无视嫡子的举动颇有不耐,但对永琪这个孩子本身,我是一点偏见都没有,若是他真有这个潜质,我也不介意改弦易辙。但多番观察下来,不光能力,在对待兄弟的态度上,比着永琮差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皇上?”吴书来小心翼翼,“济南有消息了。”

拿过小德子呈上来的折子一看,我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再看着呈上来的另一样东西,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悲催感油然而生。

上好的黄玉石刻成的私印,这是我还是宝亲王时,自己闲来无事雕刻而成的,出门在外总是随身携带,那一年在济南不慎遗失。呵呵,原来如此。要是我是这个壳子真正的主人,恐怕为了这方私印会流不少血吧。那年发现私印遗失之后,我便指派粘杆处秘密寻找,可是一无所获,为了避免引起大的恐慌,最后只是安排人驻守山东一有动静就立刻上报,十几年过去了,我都快忘了有这回事。

黄玉石私印啊,这还真是明明白白的证据。我本来还想着,自己可没有随便留诗作画戳印子的习惯,随便一想也知道,那电视剧里留给夏雨荷的无非也就是艳诗。什么人爱写艳诗,南唐李后主就是翘楚,乾隆也就是生得逢时,有厉害能干的爷爷爸爸,给他打造了一个固如金汤的国家。再看看乾隆以后,他的子孙没出息是事实,封建王朝走到末路也是事实,但如果说没有乾隆的疯狂败家之举,玉帝都要发笑。既然我不写诗作画,那就没有了什么画轴扇子,没想到倒冒出私印来了。夏雨荷是怎么拿到这方私印的,人死了也不得而知,也没必要追究了。

“夏雨荷死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庆幸,是解脱,还是愧疚?说不上来。只为那逝去的芳魂,我本来郁闷的心情更添阴霾。对逝去的人就不说什么功过对错了,可是我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

夏雨荷未婚生育了一个女儿,对照日期确实是我的孩子,对这个孩子我有着愧疚,要怎么安排还是要和景娴商量,毕竟她是我的妻,我认定的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挣扎同学两亿岁亲王时代(血族)萌妻难获,总裁心尖宠爱还珠梅花之绕指纤柔(风云同人)剑仙的再穿越我是刘彻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之凤菲首席禁爱:千金女佣还珠之彪悍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