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辩论 48B.C.-47B.C.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oll辩论 disput-47b.c.

我就是这样说明,说服了所有人。

——荷马《奥德修斯》卷十九

翌年四月,安东尼率军与凯撒会合。七月,凯撒在与庞培的战斗中败北,损失巨大。据说,庞培采纳了布鲁图斯的建议。胜利之后,庞培向所有城市发布了他的捷报。许多庞培党人大肆庆祝胜利,甚至开始议论回到罗马时,在未来的元老院中,谁将获得什么位置。

虽然胜利的月桂香使人沉醉,庞培毕竟老成持重,依然保持着理智:既然已经包围了凯撒军队、切断其粮食供应,那么目前的最佳策略,就是坚守不出,利用饥饿来消磨凯撒军队的斗志。

一开始,他的确这么做。但布鲁图斯等人声称凯撒军中爆发了瘟疫,损失惨重。他们向庞培建议:凯撒的军队挨饿已久,又被瘟疫重创,己方兵力是凯撒所有的两倍还多,何不主动出战,争取更大的荣耀?他们甚至称庞培为“阿伽门农【注1】”或“王中之王”,以此激励他。庞培一向以稳重著称,从不冒险。但这次,在心腹的再三建议、将士们被鼓动起来的要求之下,他终于动摇,做出了一生中最冒险的决定。

八月,在希腊的法萨卢斯,庞培主动出击,与凯撒决战。虽然庞培的兵力有巨大优势,但大多是他刚刚招募的新兵,缺乏经验、人心不齐。而凯撒率领着他从高卢带来的老兵,对他忠心耿耿。战前,凯撒让他们摧毁了军营壁垒、填埋了壕沟,再无退路。

而且,凯撒军中并未爆发瘟疫。更神奇的是,在围困之中,凯撒从当地找到一种植物的根,让士兵挖出,用它们拌着牛奶作为食物,还制出面包【注2】。因此,凯撒的军队并未像庞培以为的那样因饥饿而虚弱不堪。另外,凯撒还料事如神地“预测”到了庞培的兵力布局,向其最薄弱的环节,发动奇袭。这正是他最擅长的。

庞培惨败。兵败如山倒。仅此一役,一万五千人战死,两万四千人投降。

凯撒特别下令给他的部队:“不要伤害布鲁图斯。假如他愿意做俘虏,就善待他。”作为战俘,布鲁图斯不但毫发无伤,还进入凯撒的参谋大帐,立刻被重用。

凯撒在前往非洲追击残敌之前,甚至任命布鲁图斯统治高卢。许多人对此感到惊奇,认为凯撒对布鲁图斯太过宽容。但我知道,这是理所当然。不仅因为布鲁图斯是凯撒的私生子,更重要的是,这次凯撒的胜利,布鲁图斯功不可没。

兵败的庞培逃往埃及,寻求庇护,因为现任埃及法老的先父是他的朋友。但他低估了人们见风使舵的能力。在那里,他被埃及法老派人杀害,首级献给凯撒,以邀功请赏。一代枭雄,就这样死于小人之手。

但或许,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个良好的结局。“我不想像这样无声无息地滑向坟墓。即使是死,也该有更痛快的收稍。”我记得,他曾如是道。

--------------------------

庞培之败,让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西塞罗所言:战争之中,一切法律俱沉默【注3】。

那些死者的名字,很多我都并不陌生。他们也曾微笑着出现在宴会上,穿着洁白的衣袍,谈论着音乐与诗歌鉴赏。但因为一朝选择错误,他们死了。在西班牙的港口淹死,在提累基阿姆带着镣铐死去,在法萨卢斯死于乱军的铁蹄,在非洲用□□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罗马被暗杀者割断了喉咙……

政治是一场风险太高的游戏。胜利者,譬如我们,依然在盛宴上,微笑着举杯。旧事烟消云散,人们装作不记得那些干涸的血迹。伪装得太久,也就真的忘了。仿佛那些人从未存在过,那么死亡也就不曾来临。

战争就像火山喷发。炙热的岩浆滚滚而下,势不可挡。无论是茂盛的丛林,还是华美的宫殿,皆被毁灭、掩埋,留下灰蒙蒙的火山土。就在这片土地上,又很快有新的植物生长,郁郁葱葱。那些隔了一两个冬天的树叶虽然落下【注4】,不过是给萌发的新叶让位。

战争仍在继续。时间是永不停息的河流。恍惚中,沙漏仿佛被调快了渗落的速度,流沙纷纷滑过指尖,消逝于虚空。没有任何可以确信的东西。

希腊人说,青天会起风暴,无人能知未来的事情。人生是永远这样的无定。【注5】但我们,仍必须步步为营。至于这个世界的未来,是升华还是毁灭,对我们而言并无区别。因为这个过程过于冗长、缓慢,几乎不可察觉。

-------------------------

这年冬天,听闻西塞罗获得凯撒宽恕、返回罗马的消息,我带着盖乌斯前去拜访。

西塞罗出身平民,完全是靠个人的努力,走上仕途,并曾任执政官。罗马的前执政官不少,但西塞罗只有一个。

虽然他声名远播,但个人生活并不顺利。由于他的经济状况不佳,其妻与之离婚,很快嫁给了一个暴发户。为了偿还妻子的嫁妆【注6】,他处于负债状态。由于他曾投奔庞培,往日的趋炎附势之人自然避之不及。因此,我和盖乌斯找到他的居所时,只见门庭冷落。

我们敲了敲漆色斑驳的木门,无人来应。门没有关严,里面传出隐约的朗诵声。我想了想,终是推开虚掩的门,跨过门槛。

里面的格局,是典型的罗马家宅样式。不大,且朴素。走过黑白马赛克铺地的通道,天井前庭出现在眼前。头顶,天空蓝得仿佛冻住了,光线也是冷的。冷光给褪色的壁画涂上蜂蜜色的颜料,营造出虚幻的暖意。

一阵穿堂风吹过,我紧了紧裹在肩头的帕拉,看见了正在朗诵的人。他穿着一袭洁白的托加袍,手拿一只卷轴,在前庭的对面来回踱步,一边踱步一边朗诵。洪亮的嗓音在寒冷的空气中震颤。音调抑扬顿挫,时而舒缓,时而有力,总与语境契合,充满说服力。他的语言,是动荡的、飘飞的,总之是活的。虽然只是在这朴素的院落中,没有别的人,却仿佛身在元老院、身在市民广场上,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

除了西塞罗,再无第二人。我们静静聆听,直到他诵完全篇。我鼓掌,出于衷心敬佩。

他这才注意到有人来访,转身看向我们。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诧地询问我们是谁,而是温和地笑道:“见笑了。最近实在太冷。走几步、说说话,活动一下筋骨,权当暖暖身子。”仿佛与我们早已熟识。

冬日的阳光照着他的颧骨,更显瘦削。肌肤苍白得缺乏血色,而双眸清澈明亮。他不再年轻,却有一双孩童似的眼睛。

我介绍自己:“您好,冒昧打扰。我是渥大维娅。他是我的弟弟,盖乌斯·渥大维。我们都很佩服您,特意前来拜访。无人应门,但听到您的声音,就忍不住不请自入了。请您原谅。”

“说起来,是我不好意思。家里仅剩的两个奴隶,大概都在偷懒。”他温和地微笑,“不过,我真没想到,还会有客人上门。”

对此我不便置辞,只能转言道:“您刚才演说得很好。”

“演说得再好,也没什么意义了。‘让武器屈服于托加,桂冠屈服于演说’【注7】,这能是理想。致胜的武器,早已不是演说和雄辩。”他自嘲地笑了笑。

言下之意,自然是指凯撒和庞培的战争。

他转言道:“如果我记得没错,你们是凯撒的亲戚吧?”

我知他有所顾虑,诚恳道:“凯撒一向敬重您。我的弟弟尤其喜欢您的文章,希望有机会向您求教。”

如今西塞罗虽然落魄,但以凯撒对他的欣赏和宽容程度,以后他仍可能有利用价值。此时向他示好,雪中送炭,自然事半功倍。

“我很高兴,你们不觉得我的陈词滥调过了时……”话音未终,他忽然掩口咳嗽,隔了一会儿才平息下来。

“不要紧吧?”我关切地问。

“老毛病,没事的。希波克拉底【注8】说,身体状况太好,才是危险的。”他竟还保持着幽默感,又低低咳嗽了两声,然后若无其事地笑道,“外面太冷,我们还是进屋吧。”

他引着我们,穿过接待室,进入一间书房。室内的空间,几乎全被卷轴和书架吞没。除此之外,只有一张抄写桌,表面光滑却未打磨过。桌上有一个灯台、一盒封蜡及一枚印章。书写用具也很简单:羽毛笔、削笔刀、铁笔、固定的墨水盒和几块涂了蜡的木板。桌旁,放着几箱廉价的莎草纸。

我注意到,灯台上用希腊语镌刻着一行字:因外物而烦恼是不对的,因为它们与你漠不相关。【注9】

“请坐。”西塞罗道。我在椅子上坐下。

盖乌斯却对满屋子的书更感兴趣:“我能看看这些书吗?”

“当然可以。请随意。”

获得主人允许后,盖乌斯拿起一个卷轴,展开来,很快又放下。

“不喜欢?”西塞罗问。

“这个抄本质量欠佳,舛误不少。”盖乌斯直言。

我心中一紧,正想出言补救,没想到,西塞罗倒笑了:“的确如此。难得你一眼就看出来了。”说着,他从书箱里翻出另一卷书,递给盖乌斯:“这个版本好些。我做了些校对,查漏补缺。”

“这些注疏也是您写的吗?”盖乌斯指着左右边白上的小字,“注疏符号和一般惯例不同。”

“是我写的。这些新符号,是我从一个亚历山大城的希腊驻馆学者学到的。”

盖乌斯颔首道:“这样更加简洁。”

西塞罗笑着拿出一卷发黄的古书:“你看看,这书如何?”

盖乌斯翻了翻,平静道:“字体和笔迹都模仿得比较像,但从用词和语法来看,仍有破绽。这不是古书。书贩把新书埋在小麦里,把它做旧,以此冒充古书【注10】。”

“这的确是赝品。我之前拿给好几个人看,竟然都无人发觉。”

随后,他们讨论起书中的问题,聊得很广。从阿理斯塔克斯【注11】对荷马史诗的研究,谈到了近来学者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评论。

“你喜欢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问。因为盖乌斯方才引用了几段亚里士多德的原文。

盖乌斯点头。

“这很好。现在,恐怕没有多少年轻人会去读那些原作了,一来因为古希腊文不易读懂,二来因为没有兴趣。他们往往只读了一些关于先哲的评论,就宣称自己读了原作。真是令人遗憾啊。”西塞罗唏嘘,然后问,“你喜欢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吗?”

西塞罗推崇柏拉图,众所周知。他甚至曾说,他宁愿和柏拉图一起犯错,也不愿和庸人一起正确【注12】。

但我知道,盖乌斯并不喜欢柏拉图。对他而言,柏拉图把文章写得像诗歌,远不如亚里士多德的客观、严密。

“柏拉图更有天赋。”盖乌斯道。在他的词典里,“天赋”并非褒义词。他更喜欢能在同一个实验中反复验证的东西,而非那些个人化的猜想,虽然有人称之为天赋。

他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看着桌上的草稿,询问:“您最近在写什么吗?”

西塞罗也不讳言:“是的,我在写一些文章。门庭冷落,也是好事。终于能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尤其是在经历过战争之后,才真正明白,如果我们还能留下什么,只有这些文字了。”

“但被记录下来的,真的就是我们?”

西塞罗略作沉默了,随即微笑:“我们总得相信点什么,不是吗?”

盖乌斯没有再问下去。话题又转回书上。

谈到雅典的历史时,西塞罗忽然道:“你一定知道阿里斯提德帮人投票的故事。”

盖乌斯颔首。我也听说过这个故事。阿里斯提德是雅典政治家,品德高尚,作风廉洁,有“正直者”的美誉。但这样的人往往不容于世。在雅典,每年有一项议程,讨论是否有人危害城邦。若有,就全民投票,得票最多的人被驱逐。投票当天,一个目不识丁、也不认识阿里斯提德的市民,正好遇上他,请求他帮忙投票,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他问:“这个人是否做了什么错事?”市民答道:“他没做错什么。但我讨厌听到人们说他是‘正直者’。”阿里斯提德照办了。最终,因为得票最多,他被判放逐【注13】。

“阿里斯提德的做法,你有何评价?”西塞罗问。

这个问题,似乎别有深意。西塞罗本人就曾遭到放逐【注14】。那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但他捱了过来,重新迎来尊重和赞美。而现在,由于选择了庞培,再次陷入低谷。

盖乌斯道:“他遭受的,是无知民众的迫害。但他纵容了这种迫害。”

这个回答可谓尖锐。我捏了把汗。

西塞罗似乎并不认为受到冒犯,依然微笑道:“但或许他不认为这是迫害,心甘情愿地接受投票结果。”

“若不是迫害,那这是什么呢,民主的选择?那个市民并不认识他,只是出于嫉妒而讨厌他。这种行为代表了大多数民众,愚昧且盲目。而阿里斯提德听任他们玩火自焚,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他应该做的,不是纵容他们任性胡闹,而是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不然,庸众只会自甘堕落,迫害杰出的优秀者,如米太亚德【注15】、地米斯托克利【注16】、卡米卢斯【注17】、阿哈拉【注18】……以及您这样的人。”

西塞罗淡淡一笑:“不,我不能和那些伟大的人相提并论。的确,民主可能会犯错。没有人能永远不犯错。这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成熟的过程。但并非所有伟人都会遭受不公待遇,很多人得到了足够的荣耀。这不需要我多举例。即使是我这样够不上资格的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优待。我已知足。”

“您的襟怀令人钦佩。”

“你的说法也不无道理。的确,可能有些独/裁者,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而成为独/裁者。因为他们认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别人不对,只有自己有能力拯救国家。但问题在于,他如何确定自己是对的呢?难道他们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吗?”

“那您认为自己是对的吗?”

“问得好。我的确时常演说,也写文章宣传自己的想法。但我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不会剥夺任何公民的自由。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那么,按照您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没有用强迫的手段,成功地引导民众,说服他们,代表民意,那这也是民主?”

西塞罗抬起眼睛,似乎望着极远处的某个地方:“是的,他可以代表民意,但不能拥有过度的权力。权力会导致腐败,太过危险。即使是一个好人,我们也不能任由他把世界上最危险的猛兽豢养在家。当一个能力出色者获得了无限的权威,他又被权力所腐蚀,毁灭的将是整个时代。所以,不能把权力交给任何个人,即使他是数百年一遇的天才。由凡人组成的集体,不断地探索、寻找更好的办法,虽然也可能犯错,但更安全,也更可持久。”

“所以,您反对凯撒,却支持庞培?”

刹那间,西塞罗的笑意消失了,神情肃穆:“可以这么说。其实我知道,庞培并非真正的共和者。他也觊觎着不应属于任何个人的权力。但他煽动和蛊惑民众的能力,远不及凯撒。即使他战胜了凯撒,也不可能完全获得民众的信赖,从而掌控所有权力。而凯撒不同。他太有魅力。人们轻信他,狂热地崇拜他,在不知不觉间就会被戴上奴隶的枷锁。”

盖乌斯迟疑了一下,让步道:“不得不承认,您说得对。但您一定知道,权力会导致腐败,自由也会导致堕落。独/裁制总会终结于僭主,民主制也总会终结于暴民。孰优孰劣,不在于过程或制度,而在于具体效果。与其花费精力去揣测渺茫的未来,不如做好眼下之事。凯撒征服了高卢,为罗马带来巨大的财富,还有什么比这更有利于民生呢?”

“如果从效果的角度来看,罗马共和四百多年来,其成就远胜于王政时期。凯撒目前的成就,当然有他个人的作用,但也是得益于共和制度。”

……

他们继续辩论下去,越来越深入。到后来,我不能完全听懂辩论的内容。但看得出,他们聊得很投机。盖乌斯一眨不眨地看着西塞罗,冷静而专注。西塞罗双目微阖,唇角含笑,若有所思。

室内很静,似能听到时光流逝之声。冬阳的冷光中,飞舞着微尘。发黄的卷轴摊在桌上。

最终,西塞罗占了上风。盖乌斯承认,西塞罗说的很有道理,他暂时想不到可以反驳的理由,需要再思考一下。

“我很久没有和人讨论过这样形而上的话题了。年轻人更适合这种思辨。而人老了,会更专注于眼下。”西塞罗忽然转向我,“你呢,夫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我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会征询我的意见。或许这只是出于礼貌。

我微笑:“这样复杂深奥的问题,还是留给聪明人来讨论吧。而我,大概就是庸众的典型。在我看来,只要生活能安然过下去,就是好的。”

他也笑了:“你说得很对。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希望如此吧。”

傍晚,我们告辞时,西塞罗对盖乌斯道:“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推荐你去拜访阿提诺多洛斯【注19】。他虽年轻,学识极佳,我深为敬佩。我们曾合写过几卷书。他正在阿波罗尼亚开学授课。以你的资质,一定是他理想的学生。”

“谢谢您。希望能有机会拜访他。”盖乌斯谦逊道。

之前,我在书房里坐了太久,冻得有些僵硬。跨过门槛时,绊了一下,险些摔倒,幸而被盖乌斯扶住。

“小心,姐姐。”他握住我的手,就像小时候我牵着他一样。虽然他的手比我更凉。

我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已经和我一样高了。我忽然意识到,明年,他就要披上成年的白托加了。

离开西塞罗家之后,我感叹:“不愧是大名鼎鼎的西塞罗,连你都说不过他。”

“不。我只是让他以为,他能说服我。”盖乌斯平静道,“我们是凯撒的亲戚,他必然存有戒心。连凯撒都无法说服他,我也不可能说服他。只有让他以为,他有可能说服我,我是可造之材,他才会信任我。”

我微怔:“你确定他会这么想?”

“我们总得相信点什么,不是吗?”他引用了西塞罗的话,“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文才和口才。而我还小,名不见经传。他会这样相信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还珠之皇后重生甄嬛传之华妃重生还珠之乾隆不NC最后的女神帝策臣轨冥少的暴力天师当起点男穿到晋江文异事录奇迹庄园甜妻报道,总裁大人请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