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一百一十章(一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今年的夏至和端午凑趣,恰巧撞在了同一日, 胤人过端午过得隆重, 自五月初一的端一便开始准备。

江茗对端午节的记忆是关于老头子的,他总是在四月末梢的时候就开始叮嘱自己,端午要来了, 记得归家。

待到五月一到, 他便会带着自己去近旁的山里采些野枝。

临安府周旁的山很多, 但都不甚巍峨壮丽, 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清秀婉约。尤其是夏日雨过之后,山里的水汽层层叠叠从地上涌上来, 离的远些,便觉得那山里真的像藏了神仙似的。

临安府虽是鱼米之乡, 实则却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但好在山并不是连绵嶙峋,土地堪用,水能打渔,山能种茶,百姓生活富庶, 自有一番天地。

去山里采什么呢?

桃枝、柳枝、蜀葵、蒲草、艾叶、竹叶。

两个人抱满一怀,慢悠悠的再折返回家,各取一些,用红线捆成细长的一把, 下面再坠着一头大蒜,插在大门上,说是有辟邪之用。

老头子再将剩下的分了, 扎成好几捆,让江茗在各处铺子门口也都挂上。

江茗那时候还取笑他,因为这些东西市集上都能买得到,为何辛辛苦苦跑那么远?辛苦一天,山里还多蛇虫,不如给太和楼设计两个端午的新花样。

老头子说,银子看着好用,可有些东西,也是银子买不来的。自己摘的东西诚心。

他还会用艾叶、竹子和铁线扎艾虎。小老虎放在门口,尾巴冲着大门,虎头对着大街。老头子说,艾草祛病,老虎辟邪,有这艾草做的老虎看门,便能百毒不侵、百病不生、百邪不入。

即便在重病的时候,老头子依旧从床上爬起来,扎了艾虎。他教了江茗好几次,江茗却是个不擅手艺的,总也学不会,又急又气眼眶都红了。

老头子那时候摸着江茗的头说:“没事的,丫头,这世上还有好多人会扎艾虎,你一时学不会,也总能找到个人会扎的。阿爹当时那群人,人人都会,说是要等日后扎给姑娘讨人家开心。谁知道后来他们怎么样了,有没有扎给他们的心上人。若是有,你日后就一定能见到。”

江茗努起嘴巴:“天地这么大,人这么多,上哪儿去找去?”

老头子笑着:“会的会的,一定能遇上。”

这是老头子没了之后,江茗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想起曾经在临安府的种种,恍若隔世。

她早上起床时,殷楚早已出去了。近些日子他似是有些忙碌,明明只是个在朝廷里没个一官半职吃闲饷的人,也不知每日都去什么地方闲逛。江茗知道他有自己要做的事儿,也不多问。便想着去市集里买些艾叶挂在门上,谁知刚出门便遇上匆匆赶回来的殷楚。

他穿着一身青袍,衣襟都被露水打湿了,风尘仆仆,但身上却带着山林间的青草味儿,好闻的紧。头发束起,好似是随手拉了根锦缎布条缠起,整个人都干干净净,清风修竹似的。

殷楚怀里抱着一捆枝叶,还鲜嫩着,艾草手掌似的叶片刚刚舒展开来,蒲苇细长,几根扫在他的下巴处,摇来晃去。

江茗吞了下口水,笑了起来:“咱们府上有竹子成精了?”

“嗯?”殷楚先是一愣,随即也跟着笑了:“是啊,出去砍伐同类,省的他们也修炼起来,抢了我的风头。”

“本来我看孙叔他们都没买这些,想去集市上看看的。”江茗说道:“谁知道你就带回来了。去外面采的?”

殷楚应了一声,解释道:“每年端午我都会去采些回来,他们习惯了,便未提前购置。”

江茗看了一圈他怀里的枝桠,伸手接过来一些:“怎么没看见桃枝?”

“咱们府里不是有吗?”殷楚冲江茗眨了眨眼睛:“不要告诉孙叔,他那棵桃树好不容易长大的。”

江茗与他转身回府,一边说着:“现今自己出去采这些的人不多了,大伙儿都喜欢直接从市集上买。”

殷楚回道:“自己摘的东西诚心些。”

两人抱着这捆东西,蹲在影壁不远处,怜莺拿了线和剪刀来,殷楚一看便是扎惯了这东西的模样。三两下挑出几根种类不同的,红线一绕一拉,便是一捆。

他一共扎出了三捆,一捆挂在昭南王府门前,一捆让江茗拿去晋江书社,一捆稍后他送去镇国大将军府。

江茗说道:“江府就不用送了,他们下人多细心的也多,定然年年都会置办的。”

“那也不同。江劭去了闽州,将军夫人大病一场,定然没了心思。她正饱受思儿之苦,我答应江劭照顾江府,总是要去探望。”殷楚说道。

“那我与你一起去便是了。”江茗想了想,说道:“前些日子我也回府看过母亲,她不让我动不动就回去,说是旁人闲话。你若是能和我一起去,她就不会再说了。”

两人说着,有下人拿了三头大蒜和铁线来,殷楚将大蒜分别悬挂在那几捆枝叶上,这才了事。

每到过节,日子是快乐的,但也总是难免忙活一阵儿。大胤端午祭天,下人又准备了粽子、蜀葵、杏、林檎、李子,加上那些桃枝、柳枝的作为贡品,殷楚点了线香,恭敬拜了,这才与江茗去往江府。

因着时日还早,两人便先去了市集。

端午市集实在是热闹,胤人也在今日做各种打扮。华京城外来人口众多,有些在这里住了没几辈,仍遵循着老家的风俗习惯。

有人头上插着艾草,好似插标卖首似的;有人胳膊上带着彩色丝线编制而成的合欢索,不是求男女之情,而是求阖家欢乐;还有人额头上点了雄黄,年长的人大多是一点,年龄小的就各色花样都有了,还有直接在头上写个王、亦或是画只小老虎的,十分逗趣。

两人走到太和楼前,外面围了满满的一群人,殷楚护着江茗挤进去看热闹。刚一钻出人群,就看见太和楼门口放了一只巨大的艾虎,不过不是老头子那样用艾草编的,而是用各色碎布子拼接缝制而成。

那些布子都是太和楼用下来的边角料,没法再用,大小皆有,但成色和花样都好,有几块在日光的照耀下还熠熠生辉闪动光泽,好像身上挂了什么瑰丽宝石似的。

这艾虎里面塞了一定量的艾草,还有些其他的香草,加上棉花,混在一起将它撑了起来,足有三人那么高。甚至高过了周围的许多房屋,和不远处寿谦票号的尖顶遥相呼应。

路过的时候,老远就闻到这股子馨香。

这巨大的艾虎引来许多人围观,江茗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太和楼今日也出了新花样,限量一百支簪子。

木簪本身是用桃枝磨去多余杂兀,涂了清漆做的,古色古香,但上面却另有文章。木簪末梢挂着一只小艾虎,形状神态皆和那只巨大艾虎一模一样,除了身上没用那么多布料,憨态可掬。

这小艾虎里塞得是艾草,下面是琉璃捏成的山海吊坠。便宜的平民也买得起,贵的却让人咋舌。

最贵的一只簪子上的小艾虎,下面的吊坠是丛林清泉,仔细看那黑豆大小的艾虎,上面碎布竟然绣着蜈蚣、蚰蜒、蝎子、蛇和蜘蛛五种毒物。是为祛毒驱邪,自有百神庇护。

同时,太和楼还在当天出售线香、块香和香丸三种,味道同那大艾虎身上的一模一样。但是男女是分开的,女用的香里添了几种香甜的香料,男用的多了木制的味道,各有特色,相得益彰。

这香说是只在端午当天出售,之后太和楼还会有新的香丸等,但这款之后便没了。

大胤人爱香喜香,家境中等的喜欢用香丸,家境差些的用普通线香,但家境最好的确实喜欢用果蔬。他们喜欢将熟透了的果蔬放于室内,让其香味自然氤氲。如此这般也不会太过浓烈,也有清新风雅之感。

“乔靳的生意经不知是从哪儿来的,这般花样也能使的出来。”殷楚赞叹道。

江茗歪了下头,权当他在夸自己了。

她看了一眼那卖木簪的托盘上,他们来得晚,几乎都卖空了。

见她眼神,殷楚说道:“还有支没人买呢。”

殷楚说的便是孤零零躺在托盘里的一支木簪,末端挂着一只艾草编的小艾虎。艾草早已干枯,艾虎也没了原本的形状,干煸枯燥,看上去就像是不小心混进了这一处似的。

有人上去问太和楼的伙计,是不是放错了,伙计摇了摇头,说这是掌柜的特意交代的。再问卖多少银子,伙计便说一千两。那人摇着头退了下来,嘴里念念叨叨,说着太和楼的掌柜想银子想疯了。

其实这上面的小艾虎便是老头子编给江茗的最后一个。她特地放在华京城这里,想着周围人来人往,要是有人真的会扎这艾虎,必然会说出来。

江茗说道:“一千两银子呢,乔哥疯了,不要理他。”他人夸也是夸你,那锅也得你来背。

殷楚见她眼睛一直往那里扫,以为她是喜欢,便说:“要么问问看,你若真喜欢便买了。”

江茗看他一眼,抓着他的袖子往外走:“你银子多的没地方用了?一千两买堆草,败家!我竟然不知道你手上还有一千两银子这么多呢?”

殷楚连忙讨饶:“我是说同乔靳说说看,不是真的打算一千两买下来。”

“这堆草,一两都不值。”江茗说着,已经拽着殷楚走到了人群之外。

两人走过一处摊铺,一个老奶奶正坐在那里编东西,摊面上摆了大大小小的编物,江茗停下脚步,挑了个红白线交叉的小荷包,转身递给殷楚:“送你的。”

“这是什么?”殷楚翻弄了一下,荷包里面塞的是一小把稻子和一颗李子,他有些不解其意。

“道理袋。”江茗说道:“这婆婆应该是江南人。这道理袋我们那儿端午节很多,小时候养父也给我买过。稻和李,就是道理。红线和白线,就是俗话里的吵架,赤口白舌,这荷包是种压胜。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个最适合你了。”

“为何?”

“希望你一年都能交好运,能碰上讲道理的人,不要被蛮不讲理的笨蛋和混蛋纠缠,伤了身体。”

殷楚低头将那荷包挂在腰间,红白丝线,和他这一身青袍一点都不搭,再加上这丝线看着普通,哪里是世子会佩戴之物呢?可他还是郑重其事的拍了拍那荷包,嘴里念念有词:“道理袋,那就拜托你了。”

江茗看他这幅样子,不由得抿嘴笑了起来。

说完,殷楚抬头看向江茗,问道:“那李子腐烂了怎么办?”

江茗脸色一变:“我怎么知道?”

“你小时候不是买过吗?”

“我当天就把李子拿出来吃了啊。”

殷楚一愣:“……哈哈哈哈哈。”

江茗一瞪眼睛:“你笑什么!不吃不是浪费吗?”

殷楚摆了摆手:“是是是,不吃浪费。可是这道理袋只管一年。明年怎么办?”

江茗:“明年再买就是。”

殷楚沉吟片刻:“不是江南才有的吗?万一买错了,亦或是明年这婆婆不来了怎么办?”

“哪里那么多事情?”江茗说道:“明年……”她语音戛然而止,明年?明年的殷楚,人在何方呢?

“怎么了?”殷楚见她突然愣神,问道。

江茗回过神,拢了一下耳边发丝:“若是明年你还在,我给你弄一个便是。”

殷楚得了她这答复,一时心情大好。两人又沿着集市走了稍许,两旁还有卖雄黄酒和菖蒲酒的,江茗看了,对殷楚说道:“平日里不要喝雄黄酒。”

“为何?”

江茗总不能和他说,这雄黄其实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而且在开采和提炼的过程中里面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其他的成分。比如汞,比如□□。□□和汞就不说了,二硫化二砷也有微毒,对身子并不好。现代早已经认为雄黄不宜入药了。

她想了想,说道:“妖怪喝雄黄酒,小心现原形。人家是蛇,你是一根竹子,自己蹦回府吗?”

殷楚回道:“蛇怕雄黄,竹子又不怕。”

江茗眉头一皱:“总之不能喝!”

“好好好,你说不喝就不喝,原本我也不喜欢雄黄酒的味道。”殷楚应道。

两人走出集市,又叫了辆马车,这才朝着江府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端午节的习俗出自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顺便一说,《岁时广记》里面说端午节其实应该叫端五。唐玄宗是八月初五生日,群臣上表祝寿就写“月在中秋,日为端五”。

这章甜不甜!这章不甜我就……先去喝杯蜂蜜水吧。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ummer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醒月 30瓶;仄鬏 20瓶;芸齋、子不语 10瓶;kk 2瓶;yana、35170010、foxandca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神家里的老小孩重生农女很倾城夺舍成妻同时收养男主和反派以后每天都会上热搜!伊尔迷的武侠之旅贵妃起来上课!妃常嚣张:太子养狐为患在成为妙僧无花的日子里穿成豪门真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