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海上瓢泼的大雨乌茫茫的一片。闽州多雨,尤其到了这个时候, 雨水多的像是要将海将天都推到陆地上, 连成浩茫的一片。

有时有风,便卷起惊涛骇浪,像怪物在海里吞吐;有时无风, 海面便都安静的蛰伏着, 将撼地的声势让给了连天的雨幕。

中军大帐的两侧有几十个亲兵, 即便是如此天气, 他们依旧挺立于此镇守岗位,宛如坚实不摧的巨岩。

大帐内的一隅放了个小炭炉, 烘沸着已经熏到发黑的瓷罐。白色的蒸汽从瓷盖的孔隙当中涌出,火苗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响。雨幕将味道隔绝, 散不出去,整个大帐内都弥漫着药香。

大帐的正中是个桌案,上面放满了地图、书文,杂物倒是没有,俱都放在一旁的矮几上。

闽州直督魏风凌就半坐半躺在这桌案旁的躺椅上, 他面前也是一张矮几,上面是个棋盘。棋下到中局,魏风凌捏着手里的黑子,皱眉苦思。

魏风凌同江衡一样, 乃是封疆大将。一南一北,是大胤的两颗对照的将星。

魏家出身却没有江家那般显耀,江家是跟着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 世代簪缨,门下子弟几乎全都献身沙场,能安度晚年者少。府里一代代的时光,是在女子的哭声和孩子问爹爹在哪里的日子中度过的。

行到江衡这一代,江家的香火像是被人猛地拈断,只有江劭这一个独子。别说他人,就连皇上也曾给江衡赏赐美人,希望江家的香火延绵下去。可江衡这人是个臭石头,脾气硬,只守着卫氏一个。卫氏也不言不语,生了江劭之后怎么也没有再添子嗣。

外面都偷偷摸摸的说,江家是造了太多杀孽,阴德有损。可他们不敢拿到面上来说,因为江家儿郎是为大胤捐躯,没有他们,哪儿来的太平盛世?

可江衡和卫氏知道,卫氏是每每想到自己的孩子日后也要去沙场,心里就难受,怎么也不愿意再生。江衡兄弟几个只剩他一个,结果北胡绕了捷径,打到华京城下时三衙连挣命的心都没有,竟然护着皇上议和。

那这些年,他的父亲、兄弟、亲人、列祖列宗的命,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兵部尚书崔贞劝江衡,国家大势,不是想打就打,总要斟酌。朝中派系各有利益纠葛,谁说的天上开了花,谁应了皇上的心思,那就是这场暗涌当中的胜者。

数代的武功,尸骨血水堆起来的城墙,竟然不敌文官的三两话语。

江衡虽不说,但作为一个簪缨世家出来的武将,面对这样重文轻武的朝廷,心里也苦。朝堂上苦,辩驳不过能言善辩的文臣苦,看着士卒驻守边关苦。但他无力挣扎,甚至自己也摇摆不定,对于子嗣上便心灰意冷。

魏家原本是江家手下的副将,因着四十年前和瓮贺国的那场恶战,杀了瓮贺国当时的国君,一战成名,之后便被指派镇守闽州。说到底,根子是江家出来的。

魏风凌今年三十有余,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四十年前那场大战他虽尚未出生,但却生在闽州长在闽州,水性极好。人也秉承着将门的训诫,勤苦恪免。

他没有江衡那般苍黄的肤色,身量也并不过分魁梧,说话沉稳有力,多年来和洛广川二人在这闽州,将治下管理的井井有条,确实是个难得的人物。

魏风凌抬眸看了一眼面前的人,举子犹疑,过了半晌才将这颗黑棋扔回棋篓里,开口道:“世子棋艺好,我这颗子,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下了。”

坐在他对面的便是殷楚,他穿着一身墨色戎装,领子上翻了些金色的暗线,将上身的身形笔直的勾勒出来。

“洛大人今日便去华京了。”殷楚神色低沉,开口说道:“没人去送。”

魏风凌叹了口气:“他倔脾气,非要一个人将天顶着,也不让人送。但若这事儿我和他一起扛下来,如今也不会是这样的局面。”

殷楚转身走到那炭炉旁,揭开盖子看了一眼,随后用铁钳夹出烧的正旺的几块红炭,让小火慢慢煎着。“闽州可以少巡抚,但不能少你魏风凌。否则这绵长海线,如何驻守?百姓心惊胆战,没的依仗,岂不是只能跪下求天?”

魏风凌摇了摇头:“世子这是抬举我了,闽直督,换了个他人来,也是一样的。”

说着,他从案台上拿出一封信件,递给殷楚:“洛广川走前交给我的,宰相的亲笔书。你看看。”

殷楚展开信笺,只见上面写着:“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家大国大,需得慎重三思。若将大势比作人身一体多处,圣上乃是心之位,华京城和朝廷乃是胸膛,闽州同延庆道皆为四肢。如今心腹忧患,肢体有疾。然国库空虚,灾荒频传,此乃心腹之大患。荡寇骚扰却不足为虑,肢体之疾不急于一时。望广川体谅朝廷大局,劝诫暂休兵歇战,以解国库之难……”

殷楚眉头渐渐蹙起,看到最后,他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两口气,似是在平复心境。

魏风凌说道:“广川兄乃是宰相门生,他受恩于宰相。宰相这番书信,让他好生难做。”

“可他仍然写信给江浙巡抚求粮”,殷楚说道:“这便是他的抉择。”

“是。”魏风凌点了点头:“他把自己能干的事儿都干了,然后又想着师恩难为,巴巴的再把自己送到华京城去。怕是到了华京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去丰忱门口跪着,负荆请罪吧。你说说这人,好人都让他一个人当了,若是世后后人评价,他怎么都是个好官儿。”

殷楚:“他是个好官儿。”

魏风凌有些气愤的站起身来:“可他若真是个好官,他就留在闽州,跟我一起把这波扛过去!可谁知道这人心里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去认罪了。临走之前还将这样一封信给我,是什么意思?让我别打了?收拾收拾和他一起进京去认罪不成?”

殷楚拍了拍魏风凌的肩:“这儿就咱们两个,但你这说话也太不注意了。没人让你认罪,认什么罪?有什么罪?洛大人这是在保着你,你难道还看不出来?”

“他保着我?一个人收拾好了就走?”魏风凌对殷楚的说法并不相信。

殷楚说道:“洛大人得了这封丰忱的信,他该如何办?他又没按照上面的说,一个劲儿的帮你催粮借粮,这不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吗?你们二人共事多年,应比我更了解彼此。”

魏风凌摇了摇头:“洛广川这个人,有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是,他是个文官,文官做到他这个位置,心里没点弯弯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儿知道他在想什么,要去做什么?一句不说,撒腿就走,这烂摊子怎么办?京里接着派下来新的巡抚,中间耽搁些时日,三船粮够我吃几天?怕是那新巡抚还没到,我这儿都要下海捞鱼了!”

殷楚不答,只是转身走到那棋盘面前,看了半晌,这才从棋篓中拿起一颗黑棋,“咔哒”一声落在一个棋眼上。他开口道:“老魏,你来看看。”

魏风凌走到棋盘旁,看了又看,说道:“这只能说明我棋输一筹。”

“非也。”殷楚开口说道:“这世上没有下不下去的棋,只有你愿不愿意去下。这颗黑棋,就是洛大人留给你的。”

“什么意思?”

“缓兵之计。”

魏风凌不明白的问道:“什么缓兵之计,缓谁的兵?”

殷楚答道:“洛大人接的圣旨,是侍卫亲兵来的人送的,他如何能和你多言语?洛大人这是辛苦,他这是把自家媳妇的本事学了个精细。”

“这又和媳妇有什么关联?”听殷楚说道侍卫亲兵,魏风凌也知道自己方才发的那脾气有些没道理,声音也小了些。

“做媳妇的,可不就是两头瞒?”殷楚说道:“他这头瞒着你,帮你撇清党羽之争。因他知道,这东南边疆,还得靠着你这肩膀。你这肩上不能再多些其他了,他只愿你心无旁骛的打赢瓮寇,还闽州百姓太平。那头他瞒着恩师,先借粮不成,又打着借兵粮的名义再借。圣上的责备、党羽的暗算、恩师的失望,这一切他都一个人不言语的担下来了。这等心境,咱们都得好好学学。你不仅得体谅他,还得学着他。这般心境,值得咱们学。”

魏风凌听了,又叹了口气:“他也是苦,只是这军粮……”

殷楚说道:“洛大人回了华京,一路回去,圣上问责,再派新的巡抚来,这中间究竟要多尝时日,咱么都不知道。洛大人这是打定了主意,就要中间这么长的空缺。他走了,理应是闽州的布政暂代一职,布政张廉是何人?是咱们的人。”

魏风凌一听,眼睛瞪得溜圆:“何时张廉也是王府的人了?我怎么从来不知道,他在这儿干了这些年,没少和我犯冲,我就差把他打成萧党了。”

殷楚说道:“若是所有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奔,那不是轻而易举就被人拎了出来?人和人的性子不一样,做的事儿也不一样。你官儿大,是个封疆大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却只是个小小布政,放在朝廷里被人埋了也觉查不出来,难道还要真和你对着干不成?不过是谨遵圣意罢了。你再回想一下往年,他和你犯冲的那些事儿,可有根本上动了你的?”

魏风凌寻思片刻,说道:“还真没有。”

殷楚一摊手:“这就成了。军粮的事情总能回转,总比硬扛着在这里认死理的好,到时候就不是这样请回华京了。或者全盘一换,咱们手都插不进去。如今这封信,洛大人是在告诉你,速战速决,不能再拖。再拖下去,即便是打了胜仗,在他人的眼里,也是劳民伤财的重责。咱们不能输,也不能让洛大人输。他此刻可是将身家性命都交在你手里了,若是此仗赢了,前面一切好说,若是拖沓亦或者输了,谁也逃不了。”

说道最后,殷楚走到魏风凌身旁,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东南,你也得替我看好了。”

魏风凌郑重地点了点头:“知道。”

殷楚这才走到火炉旁,将丰忱的那封信扔了进去。

魏风凌理顺了思路,这才转身问殷楚:“世子,世子妃找到了吗?”

殷楚闻言,脸色一沉:“尚未。”

“她受了伤,必然还在闽州界内。要不要派人去找?”魏风凌犹豫片刻,说道:“我看世子近日总是沉着脸,有些担忧。”

殷楚轻轻地勾了下嘴角,算是笑了。他自从在海上来了之后,便甚少再有笑容,如今权是给魏风凌看看,装个样子罢了。

他说道:“她是有心,特意如此。一来我在军营,她不方便跟着,也是想让我心无旁骛。二来她有自己的打算,且看着吧。”

魏风凌一拍手,说道:“世子妃不愧是将门之女,心念大。世子您回去可要好好犒劳世子妃。”

殷楚点了下头。他不在人前表露,但心里仍是担心的。他不知道江茗究竟是受了什么伤,伤的究竟重不重,如今可安全?但自打那日苍鹰送信之后,无论自己再怎么去信,她都毫无回音。

他人都说男子是参天大树,女子当如缠蔓青藤,可她不是。也有男子出征,女子心志坚强,打理照顾家中让男子放心建功立业的,可她似乎也不是。

她是弓箭上的那根弦,拉弓射箭,聚力于此。

“对了。”殷楚说道:“你可有闽州商人的消息?以前有个被人叫做名公子的,你可记得?”

“自然记得。”魏风凌说道:“谁人不知道这名公子?只是突然又消失了。”

“可有他近些年的踪迹?”殷楚问道:“若是不发军粮,咱么就只能先借一些了。不日前我修书于闽州商船的掌柜乔靳,但尚未收到他的回信。但他今年也算元气大伤,怕是一下子难以借出这些粮草,咱们做两手准备仍是不够,还得做三手准备。”

魏风凌想了许久,这才开口道:“若说确定的踪影,那是没有,但小道消息是有些的。”

“说来听听。”

魏风凌说道:“闽州有座樟山,连绵百里,夜里有瘴气,甚少有人进山,周围几乎无人居住。但这山里却有个山神娘娘的传说,有人甚至见过,说的煞有其事。说山神娘娘会飞,长的也美。这名公子大概是有些旖旎心思,打从几年前就不停的往山里送东西,美其名曰给山神娘娘的贡品。后来名公子没了影,但东西还是年年送。不过这也就这么一点儿说法,之前也有人往山里去,但压根什么人都没见过。”

殷楚听了,思忖良久。

魏风凌又在一旁开起了玩笑:“说定就真的是这名公子这番行径,打动了山神娘娘,两人在山里双宿双飞了呢。人家不是说这山神娘娘美吗?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啊。有人就是这样,泼天的富贵,滔天的权势,也就为博美人一笑。”

殷楚听了,问道:“往年是什么时候送贡品?这些贡品后来都被拿了?”

“是。”魏风凌说道:“这山里晚间起瘴气之后,什么都看不见,人也呆不住。然后第二天再看,那些东西就少一些,没几天就全没了。算着日子也就这几日吧。送贡品的时候,都是赶着雨水大天气热的时候,瘴气最足。”

“可能知道是谁去送贡品?”殷楚又问。

魏风凌答道:“就船商嘛,每年就那些人。怎么?你要去见识见识?其实我去也行,我路比你熟。”

殷楚答道:“若是能借此摸到名公子的线索和去向,也未尝不可。我比你去合适,你要坐镇军中,稳定军心。”

魏风凌点了点头:“那处离这儿不远,我替你安排,看看他们定下来是什么日子。你快去快回,咱们还得打个硬仗呢。”

“好。”殷楚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所以魏风凌是咱们昭南王府的人,毕竟以前王爷是太子,靖文帝抢皇位,当时因为王爷的情况,很多人只能蛰伏起来。

所以!殷楚就要去见山神娘娘季四九和她所谓的相好的名公子了!

想想那个场面就觉得刺激!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夜游 7个;小郎君快来、冰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景致 20瓶;蓝桥さん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神家里的老小孩重生农女很倾城夺舍成妻同时收养男主和反派以后每天都会上热搜!伊尔迷的武侠之旅贵妃起来上课!妃常嚣张:太子养狐为患在成为妙僧无花的日子里穿成豪门真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