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微言大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钟灵毓秀居凡人

山明水美隐精灵

山东曲阜言义村住着几十户人家,村里人全部姓言,无第二姓氏。相传几百年前,言义村的人来自同一个祖先,村里人都有同根同祖的意识,长久以来言义村的村民都十分团结,从没有发生过像邻村不同姓氏之间相互欺压,打架斗殴的现象。当然,邻居之间相互攀比,踩低拜高还是避免不了的。言义村的年轻人从不和同村人谈恋爱,更别说同村人相互通婚了。言义村的姑娘都外嫁别村,县城,集镇最多。

言义村子被一条护城河包围着,护城河有的地方很宽,有的比较窄,宽的几处用来养鱼,所养之鱼归村里人共有,过年时按人口,分给村里的每户人家。

为了方便村里人进出,窄的地方修有水泥拱桥,桥面两侧修有两条长长的水泥防护墩,很多时候村里人会坐在两侧的防护墩上面唠嗑,小孩子则坐在防护墩上看桥下的水流。

护城河两边种满了杨柳,村里人用杨柳来巩固河堤,却也给寂静的村里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村里长大的孩子,很多童年的趣事都来自这条护城河。春天柳枝萌芽,柳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随风演奏着春天的旋律;夏天柳枝轻点水面,鱼儿在柳荫下游来游去;秋天柳絮飞扬如雪似棉;冬天柳枝上结了冰,条条晶莹剔透的冰条像雪山上站着的白发魔女。冬去春来护城河无疑是村里最绝美的风景。

护城河流向村子东南方的大山,穿过大山流向很远很远的东方。站在半山腰,遥望言义村,言义村像被这条长长的水晶玉带般的护城河牢牢拴在了山下。

大山南北连绵几十公里,东南角离村最近的一座山脚下有一大片茂密的松林,松林下埋葬着所有言义村去世的亲人,村里人管这里叫松墓山。是的,这里是言义村的墓园。

以前,村里有人去世,定制一口木材棺椁,进行土葬。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堆起一座大大的黄土堆。黄土堆前没有碑文,却会种下一棵小松树。

村里每一个去世的人都会埋葬在这个山上。黄土坟墓越新越大,松树长的越小,松树长的越大,松树下的黄土堆也相对越小,说明坟墓越久远。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黄土堆越来越平了,土堆旁边松树上挂的木牌,因为没有人更换也会慢慢消失。没有人再记得这个树是属于哪个祖先的。

直到某日,黄土堆不见了,松树被砍了,制成了新的棺椁,堆成新的坟墓,又有一个亲人埋葬在这里。

墓园平时很少人来,一到春天,松树下杂草丛生,郁郁葱葱。松林里住了许多鸟儿,草堆里有不少的兔子窝,老鼠洞。而言义村的村民却不会来这里抓小鸟和兔子。

在村子的最西边,有所小学,是言义村的村民所建,叫言义小学。四个院落那么大,三排青砖瓦房,一年级到五年级,整洁干净的校院里,种了两排高高的白桦树,站在村子最东边就能看到这些白桦树。

言义村北面三四里外有一些不高的小山丘,山上种满了果树,桃树,梨树,苹果树最多。一年四季从漫山遍野的花香到硕果累累的果香,这里是村民们日常劳作最多的地方,这里是言义村人的世外桃源。

在村的西北边上几公里远处,有个江河村,江河村住着上百户人家,村里人姓氏较多,其中江姓河姓最多,还有一些姓赵的,姓王,姓李的等等。言义小学和江河村共用,江河村大部分村民的孩子在言义小学读书,只有小部分在镇上或县城读书。后来,江河村很多年轻男女和言义村的人结成连理,这应该是两个村的孩子们在一起读小学时有不少早恋的缘故。

进县城的路在村子南面,是言义村最近的一条县级的公路,村子离公路五里。沿着公路往西走二里路是镇上的集市。再往西去公路两侧还有其他几个村子,村里人进行买卖交易基本上都在这个集市。

在言义村,言传承是家里的单传,他的父亲曾经是村里最年轻的地主,年少时的他家境富裕,生活闲淡,言传承读书识字,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文革之后,家境开始败落,他的父亲因为是地主,在村里受了不少村民的笑话。为此,他的父亲不想他升官发财,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他唯一的儿子做个农民,一个清清白白的农村。言传承不负厚望,成了一个很纯粹的农民,他一生从没有想过学做生意,也没有向其他村民一样外出打工赚钱。每天种地耕田,家里经济的来源主要是地里的庄稼和果树,还有就是靠养牛养羊养猪换钱,家里养的母鸡下了蛋也是拿去换钱。

言传承是家里的顶梁柱,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业余爱好就是吹牛聊天,得空蹲在桥边和村里人下象棋。

言传承的妻子也是地主的家女儿,土改后家庭败落,早年又父母离世。言母十八岁那年在田地里干农活,被路过的言数爷爷看到,言数爷爷看着言母端庄秀丽,便请人说媒,就这样十九岁的言母嫁了言传承为妻。

言母淳朴善良,知书达礼,勤劳节俭,每天闲不下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照顾家庭。

在农村,这种靠勤劳节俭过日子家庭,生活一般不会富裕,但也不会太差。

言传承的父亲有很多兄弟姐妹,这些叔叔伯伯都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子女,所以言传承有许多的堂兄堂弟。言传承却只有一个姐姐,早年嫁去了城里,县城离言义村三十多公里,自从父母过世后,亲情淡薄姐姐一年回来两回,第一回是清明节回来祭拜父母,第二回是年下回来走亲戚。

言传承膝下有三个子女,大女儿言娟,小女儿言婈,言数是他第二个孩子,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儿子。言传承对他唯一的儿子抱着很大期望,他不希望儿子像他一样背朝黄土面朝天做个农民,他希望言数有一天能走出农村,将来当大官,发大财,光宗耀祖。

言传承家的房子在村子的正南方,坐北朝南有四间屋子,西侧有两间偏房,也就是厨房和牛屋,院门口朝东开。两个女儿住在房屋的西侧,他夫妻两人住在两个女儿的隔壁。儿子言数住在离院门最近的一间,另一间屋子作为正厅使用。

院子门前不远处有一条笔直的小路,这是一条贯通村子南北的小路,沿着这条小路,经过一座水泥小桥一直往南可以直接通往镇上的公路。村里人需要在镇上乘车去县城,有一半村民要经过他家门口的这条小路。

隔着这条小路,对门住着言传承的堂哥言传继,在所有的堂亲中言传继和他家关系最亲近。言传继膝下有三个儿子,号称“言家三公子!”,大公子叫言宏,二公子叫言富,小公子叫言宝,邻居都喊他小宝,小宝和言数同龄。

言传承很羡慕堂哥有三个儿子,每次堂哥带着三位公子浩浩荡荡从县城回来,他都看的流口水。言传继家的房屋比他家高大宽敞,院子的大门也比较阔气。言传继在县城的工厂上班,一家人常年都住在城里。他家的房子常年是空着的,只有到逢年过节一家人才从县城回来住上几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狐妖惑人:这个驱妖师不经意顾少,你的不良老婆重生了三界仙妃论祖父悖论对谈恋爱的影响凰妃嫁到:债主夫君得宠着熊狗不是奶狗宫妃怨驱妖师与妃定情:陛下三生三世不离重生影后:秦少,夫人又上热搜了